首页 两宋元明 官居一品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99章 奇怪的沉默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8365 2025-03-20 16:20:11

高仪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在李贵妃和冯保听来,却分明是在质疑他们宣读遗诏的合法性。然而在没有把孟和彻底降服之前,是万万不能放出来的,否则让他胡说一句,就能要了他们的老命。

然而他们早就防备着高拱会拿孟和不在场说事儿,也商量好了对策,现在虽然高拱换成了高仪,但依然照方抓药就是了。只见李贵妃眼圈一红,一下扑到隆庆皇帝身上,涕泪横流地哭诉起来:“皇上啊皇上,你醒醒啊!不能就这样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可让我们怎么活啊!”这口气怎么听都像是,孤儿寡母受人欺侮的感觉。

许受了这哭声的惊扰,隆庆皇帝突然身子一挺,两手起来乱抓,吓得李贵妃一声尖叫,一屁股坐在地上,冯保腿一软,就跪在地上,牙根直打颤。这要是皇帝一醒了,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抄九族啊!

紧接着,便听隆庆喉咙里一片痰响,脸色憋得发紫,然后直挺挺地摔在床上,手脚乱抽起来。

“快传太医……”

“快救皇上啊……”

登时,救人的救人,叫嚷地叫嚷,寝宫里乱作一团。这时,就听张居正大声道:“皇上正在救治,请二位娘娘、诸位大人保持安静!”

这一声比什么都管用,话音还未落,寝宫内的哭声便戛然而止了,高仪只得失望地摇摇头,不再说话了。冯保见状心中暗赞,果然是高手啊!李贵妃也抽噎着,朝张居正暗暗投来感激的一瞥……

得到这种好机会,冯保自然不会放过,他看都不看高仪,便高声道:“张阁老说的不错,一切以救治皇上为要,请诸位阁老暂且回去,有什么事儿,咱们日后再说。”说完便努努嘴,示意那两个太监,把伏在御榻前快哭昏了的高拱架起来,赶紧送出去。张居正上前,替下一个小太监,扶着高拱的左臂,张四维见状,马上扶住右臂,两人搀着悲痛欲绝的高阁老,缓缓退了出去。

沈默见状,面色平静的环视一眼寝宫,便也离开了寝宫。

刚走出乾清宫门,他便听到身后一声满汉怒气的低喝道:“次辅大人!”

沈默站住脚,没有回头,但听声音便知道是高仪。

高仪拄着杖,‘哒哒’地走到他身前,双目喷火地望着他道:“您是不是嗓子不舒服。”

“……”沈默摇摇头,还是不说话。

“那为什么自始至终一言不发!”高仪无法理解沈默消极的表现,连他这个跑龙套的病夫都能看出今日这一场的猫腻重重,就不信聪明绝顶的沈阁老能毫无所觉。

“我能说什么?”沈默苦涩的一笑道:“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身为臣子,要为国尽忠!”高仪痛心疾首道:“不试过你怎么知道?”

“今天这个情形,高阁老明显不想多事,”沈默两手一摊道:“何况皇上御前,又当着太子和二位娘娘的面,我们做臣子的,岂能公然唱反调?”

“归根结底,你就是怕得罪未来的皇帝和太后!”高仪算是听明白了,气得浑身发抖道:“我们是国家的大臣,不是皇家的奴才!沈阁老,你忘了自己的本分,就算明知不可为,也要……咳咳……”他本就病重,这下又气又急,剧烈的咳嗽起来,连话都说不了了。

沈默见状赶紧上前去扶,却被高仪甩手推开,这位向来温和的高阁老,把满腔怒气都发在自己的恩主身上,一脸鄙夷道:“我担不起!”说完便拄着杖,踉踉跄跄地离开了,抬舆的太监们想让他上轿,他却理都不理,一直从乾清门走出皇极门,才眼前一黑,仰面倒地。

亏着沈默一直让人跟紧了,赶紧从后面扶住他,这才没有摔到。太监们七手八脚地把昏迷过去的高阁老架上轿子,为首地向沈默请示道:“您看往哪儿送?”

“送家去吧!”沈默看看在昏迷中,仍然紧皱着眉头的高仪,心生歉疚道:“高阁老这身体,哪还禁得住熬。”

一直望着太监们把高仪抬出午门去,沈默才把目光转向乾清宫方向,两眼中杀机一闪即逝,便恢复了起先的面沉似水,迈步回到了文渊阁。

刚到门口,便见高拱的随班舍人匆匆出来,险些和他撞了个满怀。见是沈阁老,那舍人口中道歉连连,脚下却一点儿没慢下,转眼就跑出去老远。

沈默摇摇头不去计较,待进了正厅,只见张居正和张四维在那里,他问起高拱,张四维道:“高阁老在直庐休息呢,说是等您回来了,请您过去趟。”

沈默点点头,便穿过文渊阁,来到高拱的跨院,只见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右臂支在桌上,撑着身子,手指揉着眉心,在那里闭目养神。

听到脚步声,高拱睁开眼,虽然两眼红肿,但眼神中透出的冷冽,代替了在乾清宫中的悲怆。

“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沈默一坐下,高拱劈头便问道。

“这里面有蹊跷。”沈默淡淡道,对高拱装傻自取其辱。

“是,这里头肯定有蹊跷。”高拱重重点头道:“虽说皇上已经病入膏肓,但今天早上还接见我们,怎么可能到下午,就弥留了呢?”说这话时,高拱满口的苦涩,想到隆庆对自己的诸多依赖,君臣情若父子。如今皇上就要大行,他突然觉得失去了支撑,心里空落落的,有着说不尽的惆怅和苦涩:“而且那道遗诏也大有问题,皇上前些日子还说‘甚事不是宫人坏了’,怎么可能转过头来,又违背祖宗法度,让中官领受顾命呢?”

“翻遍二十一史,就算是晚唐也没这么荒谬过!”高拱愤怒的一捶桌子道:“皇上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干不出这种大不韪的事儿!”说着咬牙切齿道:“一定是有人矫诏了!”

“没有证据,这种话可不能乱说。”沈默轻声道。

“我怎么没有证据?!”高拱道:“我有人证!”说着便向沈默,讲起门生告诉他的一件蹊跷事儿。

昨天,高拱的门生韩楫,作为招待宾朋的半个主人,酒席刚开始,就已经被灌得烂醉。但因为皇帝突然发病,内阁命各衙门长官全都回衙值班,他这个六科之首,被人从床上拖起来,匆匆回到宫里。但是酒劲上头,喝了茶吗,也喝了醒酒汤,依然晕晕乎乎,只好跟几个科长打声招呼,出去走走,醒醒酒再说。

在酒精的作用下,他突然兴致大发,专走那些寻常不走的路,沿着会极门侧的砖道,走了数百步,便到了文华殿的正门文华门……他毕竟还没昏头,知道不能往里走了,于是在门卫警惕的目光下,若无其事地走到文华门边的一片花圃前,装模作样地欣赏起,那些开得正旺的紫烟朱粉。

他本想站一会儿,让那些门卫不再怀疑自己,便闪人了。谁知忽然,他瞥见一个人正顺着墙根,猫腰往文华门快速行去,身形几乎完全被花圃挡住,若非自己站得近,肯定也看不清。

‘这不是姚旷么,他来这里干啥?’干纪检的一般都有职业病,又是这样紧张的关节。韩楫仔细一打量,发现竟是张居正值房里当差的舍人,平时最得张居正信任的姚旷。

姚旷仿佛唯恐别人认出来,一直低头走路,没有发现韩楫在盯着自己。待他走进了,韩楫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吓得姚旷打个激灵,抬头一看,心里叫苦不迭……自己已经够小心的了,却万万没想到,竟在这里碰上高拱的狗腿子。心里一慌张,面上强笑道:“啊!是韩科长,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你。”

韩楫见姚旷手中,拿着一个已经缄口的,足有寸把厚的信札,似笑非笑问道:“姚老弟,你手上拿的什么?”

“是张阁老让我送给司礼监的。”姚旷强笑道:“司礼监没见着人,孟公公又在侍奉皇上,只好来这里寻冯公公。”

“怕就是送给冯公公的吧!”韩楫冷笑一声:“姚旷你休想骗我!”

做贼心虚的最怕搞纪检的,姚旷站在原地不做声,但那忸怩不安的神态,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思。

“上面写的什么?”韩楫追问道。

“封着口呢,我不知道。”姚旷哪敢再和他纠缠,赶紧敷衍一句,便飞也似地进了文华门。

“今天出了这么多事儿,我也一直没得着机会质问,本想日后再计较,直到方才在乾清宫,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张居正代冯保拟的‘遗诏’!”高拱愤然道:“他张居正居然敢越过我等妄拟遗诏!自古有国以来,曾未有宦官受顾命之事,真是耸人听闻!分明是这厮欲凭藉冯保,内外盘据,窥伺朝廷,盗窃国柄,故以顾命与司礼监!”顿一下,愤然道:“你看吧!孟和已经完蛋了,下一步,他们肯定要把冯保扶正!”

“……”沈默点点头,默然不语,高拱却深深叹息一声道:“你肯定要问,既然我心知肚明,为何方才不据理力争呢?”然后他看似对沈默解释,实则是让自己好受些道:“一来,皇上弥留,我怎么忍心让他看到内外争执,不能瞑目?二来,我又没有铁证,安敢在大内敏感之地,据理力争?你也看见了,高仪不过说了句公道话,那李娘娘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人怎么讲理?只能平白恶了太子和两宫太后,还不如权且忍下,再作计较……”觉着自己的语气太软,高拱猛地一掀胡子,恢复了往日的固执与傲慢道:“堂堂宰辅岂能在宫掖起争执,庙堂之上才是我等用武之地,且看我等如何以堂堂正正之师,将宵小之辈踏于马下!”

“江南,”高拱说着殷切地望向沈默道:“你我同为顾命,值此妖氛弥漫之际,当和衷共济,拨乱反正,不能让那些奸人得逞!”说着他对沈默指天起誓道:“过去多有得罪,都是出自那荆人的挑唆,也怪我有眼无珠,让你受委屈了,日后我若再对你有算计之心,叫我生不得好死,死无葬身之地!”

“元辅言重了。”沈默摇摇头道:“我岂是那种不识大体之人,当此社稷动摇之际,自然唯您老的马首是瞻。”

“这才是我大明的定海神针啊!”高拱无限欣慰道:“只要你我能坚定地站在一边,就不怕有宵小作祟!”他又压低声音道:“刚才我已经派人出去,命刑部火速到孟和外宅中,捉拿那‘胡神医’归案!”

“哦……”沈默露出微微惊讶的表情,道:“这是为何?”

“我看皇上的病落到这般田地,就是这个胡神医乱用虎狼之药所致!”高拱愤然道:“而此人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和引进宫里的,所以孟和对皇上的病难辞其咎!皇上曾对你我言道‘甚事不是宫人坏了’,又怎会让他领受顾命呢?”他冷冷一笑道:“这就是冯保矫诏的漏洞所在——他得先让孟和领受顾命,然后再李代桃僵。现在我就要先坐实孟和的罪名,让他鸡飞蛋打!”

与此同时,司礼监值房中。

尽管乾清宫那边火烧眉毛,冯保还是抽空挪脚回来一趟。昨日收到了姚旷送给他的密信……姚旷手中厚厚的信札,只是一般的文件而已,真正的密信,其实藏在他的口中,用蜡丸封着,以防万一被外人截下来。

冯保捏开蜡丸一看,见是张居正在预感到皇帝即将大行后,所做的各种安排,登时大喜过望……冯保这些天来,一直等的就是这个,可惜张居正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角色,直到心里笃定了,才把早就打了无数遍的腹稿和盘托出。

冯保正愁着无计可施,在看了张居正大胆缜密的安排后,自然是言听计从。靠着张居正这招、先发制人死中求活的反制之策,在经过这惊心动魄的一天后,竟真把极度被动的局面扭转过来!

现在,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也是高拱最大的倚仗,隆庆皇帝,已经不可能再醒过来了,事实上,皇帝的生死已经操之于他的手中了……而原本地位岌岌可危的李娘娘,则一下子咸鱼翻身,成了未来皇帝之母,又因为皇帝年幼,可以名正言顺的过问国政,俨然要成为天下最有权势之人。

此消彼长,让胜利的天平彻底倾斜。在冯保看来,有了李娘娘这座靠山,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是张居正方才特意让人带话给他,现在只能说是度过了眼前关,真正的危机还在后头——高拱还是首辅、首席顾命大臣,依然有能力把他们俩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必须小心再小心。尤其是这一段国事震荡期,不能让对方抓到把柄,所以处理好孟和十分必要。

一路上冯保想了好几套说辞,心说费多大劲儿也得把他拿下,谁知进了值房却愣住了。只见孟和脱下了那身代表大内总管的大红座蟒曳撒,头上也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刚叉帽,而是换上了一身天青色绸袍,头戴瓜皮帽。冯保进来时,他经差不多把值房里,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收拾清楚了,此时正枯坐在桌边。

一看到冯保,孟和立即起身,俯身跪地。倒把冯保弄得发窘了,赶紧上前去扶道:“孟公公这是哪一出,要把属下折杀啊……”

孟和有一把子牛劲儿,他若不想起来,两个冯保也搬不动。只见孟和纹丝不动,态度无限谦卑道:“冯公公明鉴,抡起才德资望,司礼监掌印这把交椅早就该是你的,怎么也不该让我来坐。只怪高胡子胡乱点兵,小人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让人赶鸭子上架,挡了您地道。可是您老也清楚,这些日子,我名为总管,但大事小情,没有一件敢违背您的意思,就是因为我知道,这位子,该谁的还是谁的。”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串黄橙橙的钥匙道:“现在,我把位子还给您。总管值房我都收拾好了,您随时都可以搬进来。”

见他如此上道,冯保心里自然舒坦,口中还要推辞道:“孟公公怎讲出这等没规矩的话,这可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事情。”

孟和却看得很开,道:“今上很快就要大行,皇位更替就在眼前,到时候走马换将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您是太子爷的大伴,李娘娘最信任的人,我就是再不开眼,也知道您是这司礼监的正主。何必非得等到被人赶呢,不如趁早让给您,我这就去乾清宫向太子跪奏!”说着作势要出去。

孟和这份主动让冯保很受用,但他这人很是矫情,对方越是说得直白,他就越要撇清:“老孟啊!你真以为我图谋这个位子?”

“不敢不敢……”孟和唯唯诺诺道:“是我自己想让给您的。”

“文官有句话,叫‘思危思变思退’,想不到你倒是深得其中三味。”冯保轻叹一声道:“你倒是退下来躲清静了,却要把我架在火上烤。”

孟和打心眼里腻味他这种‘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做派,可是却还要一脸求告道:“请冯公公可怜可怜我吧……”

“也罢,”冯保这才拿够了腔调,把孟和从地上拉起来,让他坐到桌边,自己也坐下来,道:“你我终究共事一场,我就泄露点天机,帮你过去这一关吧!”

“多谢公公……”

“实不相瞒,你的麻烦大着呢,不是说退下来,就没事儿的。”冯保眯着眼道。

“啊……”孟和偷偷觑了冯保一眼,心里头突突打鼓道:“冯公公,皇上想做什么,我们做奴才的可拦不住,何况,也不能拦。”

“话是不错,”冯保看着孟冲这个憋样,心里别提多痛快了,故意拿腔拿调道,“但跟我说没用,你去跟二位娘娘说去,看看她们能不能饶了你。”

“今天在乾清宫我就看出来了,她们把账都记到我头上了……”孟和苦着脸道。

“还算有自知之明。”冯保嘴角挂起一丝浅笑,然后危言耸听道:“照实说吧!二位娘娘列了你四大罪状。第一,你把奴儿花花那妖女弄进宫来;第二,你偷偷领着皇上去帘子胡同找娈童;第三,你还把娈童弄进宫里藏着;第四,这也是二位娘娘最不能饶恕的,你竟然偷偷找江湖方士给皇上看病,皇上吃了你进献的热燥之药,病情才会复发的!这四条,哪条都够把你凌迟处死了……我听二位娘娘的语气,是把你当成罪魁祸首了,真恨不得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呢。”

冯保慢条斯理的娓娓道来,却把孟和唬得胖脸煞白,脑门子上密密地渗出一层豆大的汗珠,是啊!这些事儿虽然大都是皇帝让他做的,可如今皇帝已经那样了,一切的责任就只有自己来承担了……

想到这,他双膝一软,重又跪在地上,面色阴晴变幻半晌,才一咬牙,从怀中摸出个贴身的钱袋子来,哆哆嗦啰嗦递到冯保面前道:“这是奴婢当上司礼监掌印以来的所有收入,求公公指条活路出来……”

“这是干什么?”冯保却不接那钱袋,而是一脸‘你坏我清誉’道:“难道不知道咱家从来不收人钱财么?”

若是一般人,还真要被他唬住,然而孟和是宫里的老人,彼此知根知底,他知道冯保这厮,是当了婊子立牌坊,既要名又要利。所以孟和一脸惭愧道:“公公高风亮节,奴婢倒是拿小人心度君子腹了。得,这钱我也不要了,把它放在这儿,您给交公得了。”

“也罢,你先搁这儿吧!”冯保这才勉为其难接过来道:“等我回头问问贵妃娘娘,该如何处置。”把钱收好,他的语气也亲热多了:“老孟啊!咱们这些断了根的公公,就像是无本之木,没法真正的安身立命,只有依附于皇家才能活得像个人样。可把自身荣辱系于主子一念之间,得了宠,就兴旺,失了宠,就落魄,那也不过是热闹一时,说不定哪天就又歇菜了……”

这话说到孟和心坎上了,他眼角泛着泪花道:“是啊!公公说的一点没错。”

“说到底,咱们这些同命相怜之人才是亲人……”说到这,冯保也确实有些动情,看向孟和的目光便柔和了许多:“这世上谁都不把咱们这些阉人当人看,要是咱们自个也像疯狗一样乱死乱咬,保准谁也没有好下场。就像咱们两个,在一个锅里抡勺吃饭,平常难免锅里不碰碗里碰,闹些小别扭。但真正碰到较劲儿的大事,还是得能拉一把就拉一把,能帮衬着就帮衬着。那帮小崽子都瞧着我呢,将来我要是落难了,保准他们有样学样,你想想,你眼下这个处境,我冯某能见死不救吗?”

孟和听他这话,好似要保住自己似的,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道:“公公此话当真?”

“我如果想加害于你,何必跟你废话。”冯保哂笑一声道。

“敢问公公如何救我?”孟和可怜巴巴道。

“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保你平安无事。”冯保道。

“一定一定。”孟和点头如啄米道。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六个字。”冯保道:“扎住嘴,管住腿。”

“扎住嘴,管住腿?”孟和不解道。

“娘娘那里,我可以帮你去说和,她虽然恨你,但毕竟是菩萨心肠,可以饶恕你一回。”冯保道:“但外廷那里,八成是要追查皇上的病因的?”

“啊!难道他们要把皇上去帘子胡同的事情也揭出来?”孟和瞪大眼道。

“那个当然不能问,但是他们可以问你进献的丹药。”冯保目光闪烁的看他,得使劲才能压住胸中涌起的杀机……本来把这厮做掉,最为一了百了,可是为了那‘李代桃僵’之计,不得已让他领受了顾命,这下动也动不得,留着又是个大麻烦,真叫人憋气,还得小心处置:“实话实说,你的这颗脑袋能否保住,还在两可之间。现在外头都在传,是你家里那个胡神医进献的所谓神丹,其实是春药,才活活把皇上害惨的。”

“那个混账东西,就是个江湖骗子!”提起那‘胡神医’,孟和登时咬牙切齿道:“可把我害惨了……”

“他那边你不用担心,”冯保幽幽道:“我自然会让他永远闭嘴,所以能害你的,就只有你自己了。”

“我当然不会害自己。”孟和恍然道:“所以您让我闭上嘴,不跟外头相见,这个我一定做到。”

冯保有些意外的瞥他一眼,看来这憨货倒是一点不笨,点点头道:“不错,这个案子,因为牵扯到皇上,肯定不能放在法司审理,我会尽力让东厂来办,这样自然一切好说。但就是怕有人作梗,交给镇抚司,那样变数就大了。所以你这段时间,不要同闲杂人来往,最好不要出宫门,就在大内待着,倒要看谁能把你拿去。”说到这儿,他加重了语气道:“还有就是扎紧了你这张嘴,皇上的事情你知道的太多了,如果万一在人前说漏了嘴,到时候我想帮你也帮不成啊!”

“我明白公公的意思,您是担心我离开司礼监,心里有怨气,会跟人胡说八道,您放一百个心,我老孟晓得利害,不该说的话,一个字也甭想从我嘴里撬出来!”孟和拍着胸脯,激荡道:“我孟和就是再混球,人为我,我为人的道理还是晓得的!”

“正是如此!”冯保拊掌道:“只要你能把这两条做到了,我管保你能平安无事,舒舒服服过下半辈子。”说着提高声调道:“来人。”

门外便进来两个执事太监,恭声道:“老祖宗,有何吩咐。”

“把我的住处收拾出来给孟公公住下,”冯保道:“一应使唤、待遇不变,还是按大内总管供给。”

“使不得,使不得。”孟和登时又是感激又是局促道:“从没这道规矩。”

“从你之后,就有了这规矩。”冯保霸气凛然道:“什么都别说,受着吧!”

孟和自然感激不尽,心里也没了怨气……

皇宫中的大人物们动动嘴,宫外的人就得跑断腿。却说刑部接到高拱的手札后,片刻不敢耽误,立即派出一队精干捕快,由专司缉捕的员外郎带队,前去孟和的外宅拿人。谁知刚一进胡同,就看到有人已经先来一步了,看装束,却是东厂的番子!

先来的番子,看到刑部的兵丁,立刻警惕起来,派人挡住了胡同口:“东厂办案,外衙回避!”

这些年,东厂虽然死灰复燃,但毕竟窝囊的时间太长,还吓不住法司之首。何况刑部尚书魏学曾,乃是高拱的左膀右臂,自然而然和冯保对立,更不能让东厂压住了。于是那员外郎策马上前,大喝一声道:“刑部办案,闲杂人等都让开!”

双方都不买账,相互叫嚷推搡,一时间,狭窄的胡同里人仰马翻,乱成一团。眼看就要厮打起来时,从里面传来一声怒气冲冲的尖喝道:“都他妈住手!”这一声,马上让番子们安静下来,因为说话的是东厂的提刑太监,这次前来抓人的带队头领。

“原来是洪公公,”双方也算同行,抬头不见低头见,自然是认识的。但刑部最恨东厂肆意抓人,胡作非为,所以这份交情,也好不到哪儿去。那员外郎皮笑肉不笑道:“果然不愧是属兔子的,又抢到我们前头了。”

那提刑太监心情恶劣,一甩袖子道:“不是我们厉害,是你们太笨了。”

“你……”那员外郎被憋得面红耳赤,闷哼一声道:“平时这种事儿,我们让了就让了,但这次封了首辅大人之名,无论如何,您都得让我们一次。”

“我们可不理会什么首辅。”那提刑太监冷哼一声,眼看又要打起来,他却突然软化道:“不过也不能次次都让你们灰头土脸,这才就算给你秦大人个面子,”说着一挥手道:“让了。”

见东厂一下子服了软,那员外郎大感意外,愣了半晌才道:“人呢?”

“什么人?”提刑太监已经上了马,显然准备离去。

“那胡神医啊!”员外郎道。

“早没影了。”提刑太监一脸的郁闷不似作伪道:“要不你以为咱家会让你。里面旮旮旯旯都搜了个遍,就是没有那姓胡的,不信你自己去看。”说着一打马道:“咱家就不奉陪了,还要回去领罚呢。”便道带着手下的番子离开。

“谁都不能走!”那员外郎是老刑名了,岂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伸手拦住道:“等本官查清了再说!”

“你敢拦我?”洪太监怒不可遏道:“反了天了!”

“得罪了。”那员外郎面无表情一拱手,下令道:“进去搜!”东厂这边,只有三四十人,而刑部足足有百余人,所以他有恃无恐,不能放走了一个。

洪太监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气呼呼地站在一边,等他搜不到人再说。

顿时,只听得孟和外宅中,又是踹门踢杌儿砸缸摔盆子的一片乱响……经过东厂和刑部的两次搜查,偌大的宅子中,基本上找不到一件中用的家什了。

风卷残云一般,经验丰富的刑部捕快们,便将这处宅子里里外外搜了一遍,果然没有找到那胡神医的人影。

这时候,刑部的人也已经对东厂的番子逐个排查,确认没有‘胡神医’混在里面,那员外郎的脸已经阴得快滴出水来了,问集中在院里的孟府下人道:“姓胡的哪里去了?!”

“回大人,咱们也不知道。”孟府的管家看这情形,也知道自家公公失势了,哪还有平日的威风,瑟缩道:“中午吃了饭,他就回院子午睡,后来胡公公带人来抓他,却没了人影。”

“我也就晚了一步。”太监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变态,洪太监看到这姓秦地吃了瘪,心情竟大好起来,在边上阴阳怪气道:“摸了摸,被窝还热乎呢。”

“这么短的时间,他能跑到哪儿去?!”那员外郎怒道:“何况京城已经戒严,他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

“是啊!赶紧回去下令,让你们部堂大搜全城。”洪太监这才想起生气道:“秦大人,差事都办砸了,我们各自回去复命吧!”

“唉……”也只得如此了,那员外郎也只好把府上人全都抓回去复命,魏学曾知道没抓着人,立即下令严守各处城门,挨家挨户排查。但心里已经没多大指望,京城一百多万人口啊!跟大海捞针有何区别?

在宫里宫外一片纷纷扰扰中,有一个人显得特别安静,他就是沈默。无论是在乾清宫,还是在高拱那儿,沈默都没有表现出鲜明的立场……话说回来,自从这次回京以来,这位能量巨大的内阁次辅,就变得异常低调,仿佛别人还没猜忌他,他就先把自己猜忌了一般。

从高拱那里出来,沈默没去前厅,而是回了自己的直庐,他枯坐在天井里的石凳上,整个时辰不吃不喝,不言不语,随着天色渐渐转暗,整个人都躲进了阴影中,这才感到舒服一些。

这时候,院外响起敲门声,他没有反应,外面又响起沈一贯的声音:“阁老,家里来送衣包了。”因为皇帝病危,大臣不能再穿吉服,而要服素,所以下午时分,都打发人回家去拿衣包,正该这会儿送到。

沈默沉默半晌,才低声道:“进来。”

于是门开了,一个干瘦老者提着包袱进来,沈一贯却没有跟进,而是关上门,在外面守着。

虽然天已经黑下来,但这身形沈默太熟悉了,竟然是他的头号幕友王寅。王寅在他家中地位超然,沈默向来以师友待之,这次却冒充奴仆亲自前来,显然在他看来,事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大人,您为何沉默了!”王寅劈头就问道:“眼看着机会从指尖溜走,是要遭到惩罚的!”

“……”沈默依然沉默,被王寅逼急了,才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知道大人和皇帝的感情深厚,不愿意和那帮人同流合污。”王寅感到自己的语气太冲,强自平静下来道:“可是,大内的事情外臣插不上手,您就是有劲儿也没处使……不说别的,人家一句话,您的势力再大,也得乖乖退出乾清宫,在这里枯等。说句实在话,这种关键时候,后妃和太监都想让皇帝死,那谁也救不了他。不信你看,他们放着李时珍这样的大夫不用,却偏要用些庸医给皇帝诊治,不就是怕出现奇迹吗?你放心,皇帝肯定活不过今夜,就算他寿元未尽,他们也会让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可您又能怎么办?就算你是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可一道宫门就能把你挡在外头,你就算想清君侧,也没人敢跟着你造反!”王寅说得又快又急道:“说白了,皇帝没有其他的儿子,所以他一旦病重,所有人都以太子爷为主,他的生母和大伴自然是赢定了。想动冯保,李娘娘会记恨,太子会记恨,所有没人会跟着乱来的!”

作者感言

三戒大师

三戒大师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