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金鳞开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04章 宣威布德民大悦(5)

金鳞开 美味罗宋汤 2644 2024-10-26 16:06:52

大明正统元年,朝廷在布政使司下设儒学提举司,为提学官,也称学政使,人称儒宪,学宪、督学等等不一而足。在十三布政司,一般由按察副使或佥事兼任。南直、北直则任用监察御史各一员任提学官。景泰元年废,天顺六年恢复,从此沿用后世。

虽然从职官而论,提学官属于“道”一级的官员,而且隶属于布政使司衙门,但在人才选拔方面的权力却是不小。史可法得以拜入左光斗门下,也是因为左光斗视学京畿时的偶然发现。

朱慈烺对教育的强调和舍得下本钱,几乎赶上军队。自从天津会战时设立了少年先锋队,这些少先队员们更是享有辅兵待遇,而且因为门槛不高,人心所向,在某些县甚至做到了学兵一体。

这种情况之下,学政的庶务超过了布政司一半的工作量,很有必要新立一个衙门以提督一省学政。如今吏部给出的“提督学政”,只从命名方式上看就知道是个不常设的兼职,不过部内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争取在明年年内完成十三省学台任命,将“提督学政”改为常设的“提学使司”。

所以吏部让廖兴在一省参政与提学之间做选择,在官品上大致相当,从前景来看,却是提学使更诱人。如今礼部已经几乎成了“学部”,可想而知,提学使未来要上京入部,对口的便是礼部这个储相衙门。

廖兴野心勃勃,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他对祖父解释道:“皇太子殿下私下与我等非科举进身的官员说过多次,官员重要的是实务,而非学问。而且殿下尤其忌讳门生宗师之类的关系,说那是结党之萌芽。”

“再者说,孙儿的生员是买来的,学问不提也罢,跑去浙江这等文章之地收门生,岂非自取其辱?自取其辱也就罢了,还自绝于皇太子殿下,这岂非不忠不智么?”

“那你选浙江提学……”

“孙儿是冲着市舶司去的。”廖兴道:“咱们得到的消息还是慢了一步,如今朝中真正在暗中筹措的就是市舶司。北面起自天津、旅顺,往南是登州、莱州,再往南是青岛、海州(今连云港),然后是松江府的崇明。”

“浙江却是最多,杭州府的海宁,宁波府的定海、象山,台州府的临海、宁海,温州府的乐清。一共六个。”廖兴已经做足了功课,如数家珍:“再往南福建两广加起来也才浙江一省的数目。”

“其中必有缘故,不要冒失。”老爷子到底久经商场,面色已经凝重起来,出言劝道:“此事可靠么?”

“几乎都是铁板钉钉了。”廖兴失落道:“此事最早由郑芝龙提出,也不知是前年还是去年。他要恢复福建的市舶司,皇太子就开口一个市舶司要筹款五百万两,用未来两年的税款偿还。郑芝龙大概觉得还有赚头,便答应下来。其他各省也是闻风跟进,请求开司。一家一户当然吃不下这么大的炊饼,于是各地势家就合伙凑钱,日后也按分抽成。”

老爷子沉吟半晌,竟以商量的口吻对孙子道:“兴儿,你看,咱们家以前是做南北货的,走的是陆路,偶尔沾点江漕,与海运是半点不沾边。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为啥?因为你看不到其中的门槛。这也是爷爷我不希望你沾市舶司的缘故之一。”

廖兴也冷静下来,听爷爷继续说道。

“其二,你是皇太子殿下提起来的老人,咱们家投靠殿下也不算晚,若是真有天上掉炊饼的事,皇太子能不先紧着自己人么?说来说去,那些沿海势家都是靠走私起家,挖的是大明的墙角,他能让这些人好过?”

廖兴轻轻摸了摸下巴:“爷爷说得有理,在河南时候就看出殿下对势家没半点好感了。”

“还有一点,老头子想不通。”廖老爷子眉头紧皱:“那些势家走海所得不菲,为啥肯开海了呢?别说他们,当年咱们家祖上只凭一条商路就挣下了这份家业,每年为了保住商路也要跟别家斗得死去活来。这走海的红利没道理让人家一起分啊!”

“唔,爷爷说得是。”廖兴一个激灵:“那我还是安心去湖广做个参政算了。”

“不,这不是你这年纪该想的!”

廖老爷子突然眼放精光:“既然知道浙江是一潭浑水,就要有浑水摸鱼的胆量!何况你是去当学台,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位置。依我看,皇太子必有后手,你就守在那儿,若是能摸到鱼,我家固然不亏;若是摸不到,光是把漕运关节打通,从杭州、湖州贩些南货上来,也够我廖家百十年吃的。”

廖老爷子顿了顿又道:“总之,以官护商,以商兴家,这是根本所在,不管怎样你都得保住这顶乌纱,不行就安安稳稳当个清流,办好差事。”

“大父说得是!”廖兴由衷钦佩道:“孙儿一定铭记在心,不敢有半分差池。”

廖老爷子点了点头,道:“你三叔家的老四去年在济南办了个会计学校,我让他给你留了二三十个好苗子,都是十四五岁沾亲带故的半大小子,心思少,干活还算利索,要走时你自己去选。”

“嘿!”廖兴一乐道:“他舍得么?”

“族里出的钱,他能说个啥?再说了,你现在是这家里的主梁,不把你撑起来怎么能行?他要是这点道理都不懂,就抓到祠堂打到脑袋开窍!”

“他那榆木脑袋若是死活不开窍呢?”廖兴故意使坏道。

“那就打到他脑袋开窍。”老爷子半耷拉着眼皮,斜眼看着廖兴,一语双关道。

廖兴打了个冷颤,只是嘿嘿傻笑糊弄过去。他往年在族中并不受重视,甚至颇受人冷眼。比如他三叔就是最看不上他的,关键问题倒不在三叔,而在于他实在不肯学好。平日在乡梓走马斗狗,好吃懒做,不服尊长管教。三叔是正儿八经的生员,戴方巾穿澜衫的,哪里肯看自己侄子这般模样?

如今他秉性不改,但在四品官袍遮掩之下,倒也人模狗样,就连三叔也亲自登门找他说话,言语间颇为责怪自己以俗眼看人,竟没看出廖兴是个能够鹏程展翅的非凡之人。

廖兴听得高兴,也不免宣传一些东宫的政策,劝三叔不要再入科场蹉跎岁月,年纪一大把连个举人都考不中。不如跟他一同做官,如今生员虽然不值钱了,只要铁了心站在皇太子一边,要补个县令却是简单得很。

“若是刚巧侄儿能说上话,补个御史也未必不可能。”廖兴道。

廖三叔支吾两句,道:“你三叔我自幼钻研制艺,如今遽然放手却有些舍不得。再说国家总有承平之日,到时候还得两榜出身才站得住啊。兴儿最好也是多读些书,以免日后失了眷顾。”

廖兴没想到三叔不领情,还反过来劝他,仿佛又是在暗讽他不读书,心中不喜。两人话不投机,自然也就散了。

冬至节当天,廖兴身穿官服参加了族中祭祖,见了诸多族人,才发现廖家在河南的本家也多有投靠过来的,登时就成了地方大族,心中颇为高兴。

他知开封府时最羡慕的就是侯方域。

侯方域的办事能力未必有多强,但只要他开了口,仗着自家家族的势力,其他乡绅无有不办。就算要放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就是家大族大的好处啊!

就在廖兴羡慕侯方域的当口,却不知道侯方域早他一轮入京叙职。在一番召对之后,侯方域顺顺当当过关,得到了皇太子的首肯,谈得甚是投机。吏部传出文告,预备授侯方域河南按察副使,分巡豫东诸府。

这文告非但要等在《皇明通报》上,同时也要重点传到将任地和现任地,以考官声。大明早就有这样的考功手段,只是颓废良久,如今郑重其事地又被皇太子翻出来,写入章程,让地方官也颇为忌惮,唤作“鬼门关”——是一步登天还是万劫不复,全在此时。

侯方域在归德府多有善政,足额完成了皇太子殿下定的各项考核指标。

两千年来,不祸害百姓的地方官就已经足以为人铭记,若是自己品行注意些,足以被人称为青天大老爷。

归德百姓哪里见过官府又是出钱让孩子读书、又是修桥铺路,还主动救济口粮,把衙门当善堂用的知府?再加上盘根错节的乡绅,谁不为他叫好?这鬼门关对他来说却是康庄通衢,只等着三个月公示期满到任上班。

只是却没人知道,朱慈烺在见过侯方域之后,并不高兴。他命人铺纸研磨,取了小楷笔只写了一个字:“宗”。

内侍只以为皇太子见了江南才子之后兴之所至,开始练字了,却浑然不见皇太子原本就认真的脸上腾起了浓浓的凝重,仿佛压了一座大山在头顶。

作者感言

美味罗宋汤

美味罗宋汤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