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路大军程妖精那边受阻我子町镇,左路大军这边薛仁贵也好不到哪里去,直接给毁去桥梁的淀川江愁得一头莫展,只能下令安营扎寨伐木造船,供给这边五万多大军登陆对面的淀川江。
编外军两个将领江崎里奈和古屋羽叶,阴沉着脸色派他们的手下三万多人去伐木造船,寄人篱下不得不看薛仁贵的脸色行事,更何况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间人皇女都安排杀手刺杀了,他们也只有认命的份。
薛仁贵在淀川江边查看形势,毁了的桥梁残骸还在,只是桥墩之间相隔太远,真要没有船只渡江恐怕很难,加上江水受春季连绵大雨影响,涨了不少江水同时也变得汹涌无比,自以为是的倭国料定唐军无法从淀川渡江。
间人皇女出的这道难题,还真是一时间难到了薛仁贵,可也不是没办法渡江,就是浪费些时间而已,要不是蒙冲都调集到了中路大军海军阵营,薛仁贵还不至于如此头疼渡江的问题,以蒙冲的吃水深度足以在江海航行。
“薛司令,如此拖延时间也不是办法,前方还有不少小镇,必有哨岗埋伏之类,如此一来岂不是……”
夏侯墩带着得力助手杨子墨等人前来江边,走到愁眉苦脸的薛仁贵身后,满心忧虑地提醒薛仁贵,伐木造船固然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可那样会浪费大半天的时间,大军要全部登岸过去,恐怕都已变成明日的事了。
这与秦寿和郭松设定好的突袭计划不符,拖延那么多时间单凭中路主力,是无法直接重创大阪城,更没有办法让大阪城陷入恐惧无心应战,这与设定好的计划完全不符,甚至会影响攻城的速度。
“唉……天意如此,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倭国公主出的这道难题,简直就是在考验我等,但愿我等没拖大军后腿!”
夏侯墩的担忧何尝不是薛仁贵的担忧?可眼下这种情形,没有船只是没办法把五万多大军送过去,夏侯墩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薛仁贵心里比夏侯墩更清楚,江对面必有不少暗哨埋伏。
右路大军情况如何?薛仁贵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反正他们这边受困在这里,是很不争的事实,耽误了计划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稍后安然人手把消息带给秦寿,告知这边的情况,反正秦寿那边也没有那么快进攻。
“夏侯墩,你有何想法?不妨直接说出来!”
想通的薛仁贵慢慢从江河急端河流收回目光,转过头看向一边主动找上门的夏侯墩,薛仁贵相信夏侯墩不会平白无故找自己聊废话,肯定是想到什么法子,要不然夏侯墩也不会无缘无故找上自己。
受秦寿广纳采用思维影响,薛仁贵很大度接受手下们的意见,只要是对合理的,都可以采纳参考,眼前这种情形更需要更多的参考方案,既然夏侯墩心中有想法,薛仁贵不介意浪费点时间。
“派遣百人精锐当先锋,先行渡江拔除江岸那边的暗哨!”
“嗯,想法不错,可如何渡江?”
夏侯墩沉思片刻后,不假思索说出自己心中想法,夏侯墩的想法薛仁贵不觉得奇怪,甚至有些认同夏侯墩的想法,扫除障碍非精锐莫属的事,就算是夏侯墩不提及这事,登岸后薛仁贵也会这么安排。
“薛司令,你看!”
薛仁贵的疑问夏侯墩没有回答,手指着毁了的桥梁残骸,薛仁贵顺着夏侯墩所指地方看过去,下一刻沉思起来,桥梁残骸他反复看了几遍,可想来想去最终也没有想到办法,更别提如何渡江了。
“虽然间人皇女计划的很好,可她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不应该留下这些桥梁残骸!”
“哦?何解?”
薛仁贵一时间还没有明白夏侯墩的用意,带着疑问与耐心等待夏侯墩继续说下去,说实在的,哪怕是造好简陋的木筏船,薛仁贵也没有信心,全部将士能够平安度过急端的江河。
薛仁贵没有办法不代表夏侯墩没有办法,要不是一边的杨子墨等人提醒,夏侯墩还真没有想到渡江之法,现在有渡江的办法,夏侯墩自然而然前来分享,当然也有条件在里面的。
“跨绳渡江!”
夏侯墩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了明说出自己实际想法,也是以前他担任教头时,曾经训练过的跨河渡江课程方法,用桥梁残骸之间做支撑点,派人拿绳子过去系好,做成渡江的扶持物,防止急端的江河冲走。
跨绳渡江虽然看似有点冒险,可对于经历过训练的精锐来说,那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也有风险在里面,桥梁残骸是否坚固还是一回事,采用的是木制结构方式,经历河水侵蚀也不知道能不能独立支撑人过去。
精打细算过后,夏侯墩琢磨着要是过江百人应该不成问题,多了恐怕桥梁残骸顶不住,更何况木筏船做好之后,也需要桥梁残骸做掩护体登岸,起码可以减少给江河冲走的几率。
“跨绳渡江?”
“不错,薛司令,跨绳渡江是我等以前经常训练科目,能过多少人心中早已有底!”
薛仁贵摸着下巴犹豫了一阵,跨绳渡江他知道一些,有些冒险大胆的想法,可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办法,而一边的杨子墨迫不及待地出言提及,他们早期精锐接受过跨绳渡江训练,虽然后面已经撤销了,可他们还是有把握过去。
“嗯,想法不错,虽然有些冒险,可不妨试试看!”
经过杨子墨一番实事论事提及,薛仁贵勉为其难应允了夏侯墩想法,事到如今也只好按照夏侯墩的想法试试看,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能过去百名精锐先行扫荡倭国暗哨,总好过在这里一起苦等的好。
“夏侯墩,这事交给你去办,薛某任命你为突袭作战队,带上精锐一百渡江扫荡暗哨,前方危机不断,夏侯墩,你可要小心点!”
“是!”
通过夏侯墩跃跃欲试的表情,薛仁贵知道夏侯墩肯定不会错过以身犯险,虽然薛仁贵很不想夏侯墩去冒险,可又不得不批准他去冒险,得到薛仁贵的首肯,夏侯墩心中大喜,带着侯军等人拱手告退离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