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多数时间,一匹战马比人命都值钱。
所以,傻子才用战马冲击对方严整步阵。并不是不能。
这让何夕无语了。他一时间想不起,自己读书的时候什么时候听到这个小故事。而今想想,不知道是自己被骗了。还是西方骑兵冲锋的时候,不遮住战马的眼睛。或者说战马不能遮住眼睛吗?
总之,何夕差点弄了一个大笑话。
不过,好在有人提醒。何夕将这个项目取消了。
他直接让弄来十几头耕牛,在三百步的距离上给耕牛尾巴上绑上干草,然后抹上油脂。在准备好之后,直接点燃。让这十几头火牛冲向已经严阵以待的步阵。
牛承受伤害的能力,要比人大。但是在无轮齐射之后,没有一头牛能冲到步阵前十步的位置上。
鲜血流了一地,硝烟四起。
等硝烟散去。何夕带着朱雄英来看耕牛的伤口。
其实牛皮很结实的。很多皮甲都是用牛皮制作的。牛皮也是一种重要的军用物资。但是在火铳面前,这牛皮的防御,单薄的好像一张纸一样。
冲到最前面的一头牛,几乎被火铳打成了马蜂窝。
看上去惨不忍睹。
何夕到底是上过战场的。虽然没有亲手杀过人。但是横尸遍野的场景,他是见过的。对如此惨烈的一头牛,更是司空见惯,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朱雄英却没有见过如此血淋淋场面。
一时间喉头涌动,似乎要吐了出来。
何夕见状,说道:“陛下,要不下去歇歇。”
朱雄英胃里翻江倒海一般的难受,但是他眼睛余光扫过全场。而今他与何夕站在校场最中间,距离各方面都有一点距离。但是在众多士卒的目光之中。
这个时候,朱雄英不敢有一丝丝懈怠。
他很清楚,军中看不起软蛋。朱雄英正要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与威信,万万不可在这个时候出丑。那才是难以收拾了。
朱雄英硬生生的压着自己胃里的翻滚,说道:“不用。姑父,而今看来火器的威力真大啊。”
何夕说道:“不错,火器的未来非常大。已经远远胜过了弓弩。如果用之前的制弓手段,制一把弓的工钱,足够打造十把火铳,即便是钢弩,也是相当耗费工时的。钢弩的弓身需要特别打造。而钢弦需要特别编织。最后要配在一起。也是需要数量工。否则钢弩的质量容易出问题。而火铳却不一样了。火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根钢管。而且这一根钢管,已经能用机器生产了。”
“不过,武器威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武器的威力发挥出来。”
钢弩的弓身所用的钢材,不能太硬,太硬拉不动了。不能太软,软了就容易出问题。而弓弦也是要与弓身配合的。总之很麻烦。
但是生产火铳就不一样了。
火铳就是在一根钢管上下功夫的。
而今何夕早已设计出拉钻床了。已经有了蒸汽动力,在蒸汽动力驱动之下,根本不怎么费功夫。就能生产足够多的钢管。而且这种钢管的质量很好。所以,军队之中可以各种用火铳,几乎没有出问题的。
至于钢管打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其他的零件可以批量生产。找人组装起来就行了。
所以大批量生产火铳,就成本人工上来说,要比钢弩容易的多。更不要说,钢弩的威力虽然不错。但是钢弩有着种种问题,不容易携带,上弦费劲,等等。远远比不上火铳了。
朱雄英问道:“姑父觉得,如何才能将这火铳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何夕说道:“臣也不知道,不过,臣以为天下人聪明才智之人,必然能想出来绝妙的办法。”
朱雄英说道:“姑父说的是,来人,将所有火器都拿一件,送给瞿枢密使。”说完之后,朱雄英这才问何夕说道:“姑父,朕让瞿老将军看看,没有事情吧。”
何夕说道:“其实,枢密院应该都有样品。只是瞿老将军看过没有,臣就不知道了。”
朱雄英言下之意,就是瞿通算不算天下聪明才智之人?他想让瞿通在军事改革上插一手,好确保自己在军事改革之中的话语权。
而何夕没有正面回答,但是留了余地,看看瞿通的才华。与对军事的敏感性。如果瞿通仅仅是一个敢打敢杀的猛将,何夕不会为了瞿通而耽误军事改革。
毕竟,军事上的改革,是何夕能战胜南京的信心所在。
朱雄英也没有在意,他说道:“那就让朕看看,姑父口中的战争之王。”
何夕说道:“好。”
很快何夕带着朱英雄来到一排火炮之前,这一排火炮有这统一的炮车,方便移动,而且能调整炮口,固定炮身,在明代中国,野战火炮的固定是很费事的。甚至要事先修建炮台,然后将炮搬过去。
而这种西方炮车发明,让火炮机动成为可能。
这几款火炮,从五百斤,七百斤,到一千斤,再加上炮车,一系列配件的总重量,大多都在一吨上下。这样的重要,对大明的所有道路压力都非常大。
不过,并非不能走的。
这也是何夕用最好的钢材生产出来的,否则生产出来的火炮只会更重,四五千斤。两三吨的火炮都有,那个时候这火炮根本不可能上路了。
但是即便如此,这一门炮也要配四到六匹马,两三辆车,也需要好几匹马。十几个人。
无他这仅仅是炮,火炮的火药,火炮的炮弹,士卒随身的武器粮食等等。至于十几个人。忽然是大炮的护卫,更多是在路上用来推炮车的。一吨重马车,如果天气良好,地面坚实,或者已经冻结实了。或许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大雨之后,或者遇见其他恶劣环境吧。
所有炮兵全部要去推车。
甚至临近的步兵也要过去帮忙。即便这样也不可能保证火炮前进的速度。
如此一来,一个营根本不可能安置多少火炮。最多五到八门。因为这就要占据一百多人了。何夕编制的营一级别编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空额。
这样的炮在何夕看来,自然很多问题。他其实很怀念,一个能扛起来的迫击炮,有这种小炮在,什么样的方阵打不散啊。
不过,如果傅友德看见,眼睛珠子都要扣出来。
因为何夕搞出来的东西,就是傅友德苦思冥想,研究出来的行军炮。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最少北军这里已经成功列装大批量生产了。而傅友德那边还仅仅是一个概念了。
其实,何夕还有其他重炮。
那些火炮都是攻城重炮,虽然也有炮车,但是何夕根本不指望,这样的火炮能在土路上机动了。单单大炮本身,不算炮车,就要有一吨多重。三四吨的东西,大明大部分道路都是不能走的。
何夕准备让这样的重炮,走海运,河运,或者未来用铁路机动。
这些重炮还没有生产出来多少。而今主要生产行军炮。装备全军的话,需要三四千门行军炮,即便对于北京与辽东生产能力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
何夕对于自己搞出一整套火炮体系,其实也很自得的,今日固然有让朱雄英看看成果的意思,但隐隐约约也有显摆的意思。
于是,何夕一声令下,下面的士卒们纷纷开始开炮,一时间炮声隆隆,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