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天,经过多方运作,一名叫井山裕太的日本小棋手来到中国,投入到李小强门下。
作为“新木谷道场”最出色的弟子,井山承载着振兴日本围棋的希望。可现在他竟然到中国学棋,有人把这件事的意义,比作当年吴清源先生东渡。
当然,井山将来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成就?这一切还需要时间来检阅。
井山到达中国以后,立刻投入紧张的学习。因为李小强给他定了两条规矩,而这两条规矩,也算是中国方面和日本方面达成的条件。
第一条规矩:井山虽然已经成为日本初段,但如果想在中国立足的话,这个日本初段是不算数的。李小强提出他首先必须获得中国的初段资格,才能利用中国的比赛资源。
对于这条规定,加藤先生等人没经过任何犹豫就答应下来。想想也是,作为被大家一致看好的天才,如果连一个初段都通过不了的话,那也枉负天才之名。对此李小强自己也是信心十足,他甚至在这基础上加了一个时间限制,考虑到小孩子转换环境后有个适应过程,李小强要求在2年之内,也就是井山在12周岁左右达到中国初段水平。
第一条规矩有时间限制,那第二条规矩就不好说了。李小强定的第二条规矩是:井山必须在中国棋战中获得一个冠军,而且这个冠军不能是像“新人王战”这样的限制级比赛,必须是全国级别的比赛,以此作为井山的出师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井山一直无法获得中国棋战的冠军,那么他一直待在中国,反之则允许他返回日本。
井山到中国学棋这件事,一时间成为围棋界热门话题。
“日本围棋界最具潜质新星到中国学棋,这是否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世界围棋的中心,正在由日本转到中国……”
张大记者在某篇文章中这样一句评述,就是这件事引发热议的原因。
当然,大家热议归热议,这件事却并没造成什么轰动。今年围棋界大事众多,就在井山抵达中国的同时,围棋界另外一件真正具有轰动性的大事已经到来。
这件大事,就是传说已久的“舅舅杯”终于到来。
2000年8月,世界围棋联合会(简称世界棋联)对外宣布,由中国“天元集团”独家赞助的首届“世界棋圣战”正式启动。
“舅舅杯”当然不可能真的叫“舅舅杯”。记得当时在商议正式名称的时候,到底用什么名称好呢?大家还真的颇费一番思量。
目前世界棋坛最流行的做法,就是“某某杯”加一个后缀。有些比赛是没有后缀的,直接以“某某杯”命名,这其中包括“富士通杯”,“应氏杯”和“秋菊杯”。而有些比赛则在后面加了一个后缀。例如“LG杯”的全称其实是叫做“LG杯世界棋王赛”,“三星杯”的后缀是“大师赛”,“丰田杯”是叫“丰田杯世界王座战”。
“舅舅杯”到底叫什么名字好?由于胡毅公司名称里面有个“天元”,难道叫“世界天元战”?虽然“天元”本身就有“世界中心”的意思,但是很显然,如此平凡的名称,大土豪胡毅肯定是不会满意的。
那到底用什么名称好呢?
最高级别的比赛,当然要用最高级别的称号!
正是因为胡毅心存这个念头,那么很自然的,他就会想起“棋圣”这个围棋界的至高荣誉。“世界棋圣战”自然也就呼之欲出。
“世界棋圣战”确实出手不凡,和其他世界大赛相比,它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因此这个比赛刚一问世,直接引起整个世界棋坛轰动。
“我出资举办这个比赛,从没想过要和其他围棋赛事比较。大家知道,我们这个比赛是由‘世界棋联’举办的,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另外一个世界棋联——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因为我认为作为一项更有趣,复杂程度更高的棋类游戏,世界围棋冠军的奖金没有理由比世界国象冠军的奖金更低。”
土豪果然就是土豪,世界棋圣战最引人侧目的地方,首先就在于它的高额奖金。目前世界棋战冠军奖金最高的是“应氏杯”的40万美元。而胡毅说到做到,他好像的确是在和国象较劲,直接把“世界棋圣战”的冠军奖金提升到百万级别。
除了高额奖金外,和其他世界大赛相比,“世界棋圣战”还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先来看看这个比赛的顶层设计,按照胡毅和李小?:“这盘棋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是双方不熟悉的领域嘛,小强也不会差老赵半分,关键还是对局时候的心态啊,面对拙拙逼人的赵治勋,小强能否保证稳定的对局心理,我认为才是本局胜负的关键。”
听到这话张大记者露出了笑容: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今天不必这么担心……”
“哦?为什么这么说?”
张大记者把赛前李小强和他的对话复述了一遍,聂旋风听过以后也露出了笑容:
“哦?既然小强赛前就有这样的认识就很好嘛,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天能否看到一个八风不动的李小强……”
本届“三星杯”五番棋决赛第4局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展开。
“……面对白棋不同寻常的开局,黑棋现在最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占‘空角’,天大地大‘空角’最大嘛,你既然不要‘空角’,那我就先抢了再说。另外一种就是下‘秀策的小尖’,这是一种简明而坚实的下法,也可以很好的破坏对手的‘极端主义战法’,应该说这两种下法各有各的道理,在此局面下都算是不错的应对,现在就看小强怎么选择了。不过这两种下法,应该能够折射出小强不同的要多。普通的世界大赛如“富士通杯”或者“秋菊杯”等,冠军奖金也就15万到20万美元左右,而“世界棋圣战”的4强奖金就是20万美金,8强10万美金,16强5万美金……
所谓职业竞技就是用金钱来说话的,正是因为“世界棋圣战”如此丰厚的奖金,因此比赛刚一推出,立刻引起世界棋坛震动。
除了奖金高,“世界棋圣战”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大,早期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如“富士通杯”,“应氏杯”等,这些比赛的参赛规模是24名棋手,就算采用“公开赛”赛制的“三星杯”和“LG杯”,其“本赛”规模也只有32人。而“世界棋圣战”的“本赛”参赛规模直接扩大到128人。
128人参加“本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28位棋手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得收入。
“这个比赛一旦推出,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棋坛的中心赛事啊,今后的世界棋坛,将形成以这个比赛为主,其他比赛为辅之新格局。”
在棋院陈超越的办公室,华领队是这样感慨到。华领队说得没错。这个比赛一旦形成气候,那就如同足球的“世界杯”,网棋的“大满贯”,所有棋手都将趋之若鹜。
而一旦棋手趋之若鹜,那么棋手所有的赛程安排,所有的状态调整,都将围绕这个比赛来运转。
除了奖金高,规模大的特点,“世界棋圣战”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参赛棋手的资格问题。
以往世界大赛的参赛资格,大多采用“指定”加“选拔”的形式,其中的所谓“指定”其实主要就是看棋手名气,并没有什么具体标准。而“世界棋圣战”则不同。虽然从总体上来说,这个比赛也是采用“指定”加“选拔”的形式,其中最大不同就出现在“指定”上面了。
以往的世界大赛,往往把“指定”名额分配给几个主要围棋强国,比如中国有几个指定名额,日本有几个种子选手等等。而“世界棋圣战”则淡化了国家色彩。
这次和比赛一起推出的,是一份正式的“世界职业棋手排名”榜单。比赛主办方规定,排名世界前32的棋手直接获得比赛“本赛”资格,而其他棋手想要参加“世界棋圣战”本赛的话,都要从预选赛开始打起。
“世界围棋联合会”弄的“世界职业棋手排名”其实已经弄了好几年了,只不过以前都说是“试行”,而到了现在才算是正式实施。
正是因为“世界棋圣战”的出炉,因此现在这个排名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份榜单中,李小强毫无争议的排名第一,李石佛排名第二,马小飞因为去年两个世界亚军排名第三,曹燕子排名第四,刘昌赫和常韧圣分列第五位和第六位……
总体来说,这份榜单应该还算公平,至少中韩两国棋迷对这份榜单没什么意见。
唯一对这个排名有意见的,那应该?实已经弄了好几年了,只不过以前都说是“试行”,而到了现在才算是正式实施。
正是因为“世界棋圣战”的出炉,因此现在这个排名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份榜单中,李小强毫无争议的排名第一,李石佛排名第二,马小飞因为去年两个世界亚军排名第三,曹燕子排名第四,刘昌赫和常韧圣分列第五位和第六位……
总体来说,这份榜单应该还算公平,至少中韩两国棋迷对这份榜单没什么意见。
唯一对这个排名有意见的,那应该就是日本方面了。
因为在这份新鲜出炉的正式排行榜中,日本棋手排名最高的是赵治勋,他位列第七。而除了赵治勋一人之外,竟然再也没有棋手能挤进这个榜单前十。
曾经的老牌围棋强国现在真的有这么差吗?而且这个排行榜还号称参考了棋手的国内棋战成绩,因此有很多日本棋迷质疑这份榜单的公平性。
对此“世界围棋联合会”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原来在计算棋手排名的时候,他们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公式来计算各国国内比赛的权重,而这个权重又和各国棋手在国际棋战中的表现有关。
比如?排名。
这样的解释一出来,所有日本棋迷都哑口无言,因为人家“世界围棋联合会”陈述的是基本事实,不能怪人家不合理,要怪只能怪自家棋手不争气。
奖金高,规模大,赛制新颖,这就是这个新比赛的所有特点。因为这个比赛的规模过于庞大,不仅有“本赛”还有“预选赛”,除了决赛是九番棋外,半决赛是五番棋,甚至连8强战是三番棋,在一年之内是无论如何都下不完的。因此主办方决定,这个比赛2年一届,每逢奇数年的最后2个月,将由两位杀出重围的棋手来争夺围棋界的至高荣誉:世界棋圣!
当然和其他头衔战一样,这个所谓的“世界棋圣”只是临时,想真正获得“世界棋圣”称号的条件极为苛刻。
主办方还规定,从第2届比赛开始,最后的决赛将采用挑战赛中。由脱颖而出的棋手向上届“世界棋圣”挑战。只有连续获得5届,或者总共获得10届冠军。“世界围棋联合会”才会颁发“世界棋圣”荣誉称号。
连续获得5届就相当于称霸世界10年了,总共获得10届,那更是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站在世界棋坛最巅峰。
这样的条件,当然称得上是极为苛刻。
“小强,你准备好了吗?”
当张大记者听到如此苛刻的条件后,他是这样打趣李小强。
李小强微微一笑,别人想的是冠军,奖金,李小强想的却是其他。
??他们还真的开始寻找李小强的“高招”了。因为目前的情况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赵治勋一直下得不错,那么李小强的优胜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重新检讨前面的进程后,这回轮到孔二杰先开口说话了,只见他苦笑一声:
“这盘棋我还真没看出老大那步棋是高招,他每步棋都是那么平淡无奇,既看不到高深的算路,也看不到出众的想法,只是感觉……”
“感觉什么?”
“感觉他每步棋都是在见招拆招,招法平淡如水,但却显得那么的自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像是不带一丝人间烟火啊。”
听了孔二杰的话以后张大记者沉默,孔二杰自己沉默,国少队其他成员沉默。沉默过后,最后还是古大力来了一句玩笑: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境界胜’吧……”
比赛还在继续。到下午3点钟,中午到外面溜达一圈的聂旋风重新来到研究室,张大记者请他分析分析目前的形势。
看过最新的进程后,聂旋风并没有过多点评棋局,他只是发了一句感慨:
“现在看来,小强的水平又有突破啊。以前的小强棱角分明,但是在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强。他今天的棋我看徼?否则一般的预选赛他肯定不愿意屈尊。但是对于这个比赛,用老聂自己的话来说:
“这个比赛我无论如何都会参加,哪怕到了80岁,只要这个比赛还在,只要我还下得动棋,那我就一定会报名参加……”
韩国棋院。曹燕子目前排名世界第4,他是不用参加预选赛的,但是他还是在大声提醒其他韩国棋手:
“大家注意了,在下这个比赛之前,大家最好先去熟悉一下中国规则,因为这个比赛采用的就是中国规则。如果因为规则原因导致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可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大家……”
日本棋院。由于日本棋手的年龄结构,因此在“世界棋圣战”首轮预选赛中,反倒是日本分会场的规模最大。
作为日本棋院现任理事长的加藤正夫先生正在吩咐一位日本棋院的工作人员:
“快,给所有职业棋手发个邮件,由于这个比赛的出现,一些比赛的赛程安排可能要重新进行调整……”
这就是这个比赛带来的变化,有些变化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其实却在深深影响着整个世界棋坛。
当然,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场外,赛场本身目前还没有产生多少热点。由于是跨年度的比赛,2000年只是进行预选赛和前几轮的比赛,真正重量级的较量都将在2001年发生。
因此在整个2000年,世界棋坛的主要热点还是发生在那些传统赛事中。
“在整个2000年,李小强的统治力稍有松动!”
这是在时间来到2000年年底的时候,张大记者在某篇综述文章中的一个总结。
“嘿嘿,说我的统治力下降?我怎么没感觉我的统治力下降,张大记者你要知道,今年的情况,只是比较特殊而已……”
对于张大记者的说法,最先表示不同意的竟然是李小强自己。
“你还好意思说,从97年到99年,你每年都3个世界冠军,今年这么多世界大赛,你反倒只拿了2个,这不是统治力下降是什么?”
“我说了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你没见好几个比赛我都是输给自己人吗……”
李小强继续争辩。张大记者说得没错,李小强说的也不算错。
在整个2000年,李小强依然是世界棋坛成绩最好的棋手。8月份,李小强夺得本年度“富士通杯”冠军,这是在“三星杯”之后,李小强达成的第2个世界大赛“三连冠”,同时这也是李小强第5次捧起“富士通杯”,破了武宫先生“亚洲杯”4冠记录。
对于李小强为什么一到“富士通杯”就特别来劲,很多人迷惑不解,只有林梦雨一语道破天机:
“那是当然,只要在富士通杯中多赢一盘棋,他就可以多去一次日本嘛……”
除了“富士通杯”以外,李小强还夺得第4届“应氏杯”以及打入首届“丰田杯”决赛。不过“丰田杯”同样是2年一届,冠军将在明年产生。
这样的成绩,足以帮助李小强巩固自己“世界第一”的位置。当然除了这几个比赛之外,在其他几个世界大赛中,李小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张大记者认为李小强“统治力下降”的理由。
而李小强之所以敢振振有词,是因为今年的情况确实有点特殊,他在好几个比赛中都是被中国棋手淘汰的。
首先是“LG杯”,作为从未染指冠军的比赛,李小强本来是对“LG杯”最上心的,可是事实证明,“缘分”这种东西真的说不清楚。李小强一路兢兢业业打到半决赛,到了这个阶段时中国队形势一片大好,李小强,俞彬,和常韧圣占据了4强中的3个名额,另外一位4强选手是韩国的刘昌赫。
就在这时李小强稍有放松,他在半决赛中输给了俞彬,而在另一边,世界排名第6的常韧圣被世界排名第5的刘昌赫击败。
这个时候俞彬就面临很大压力了,如果他决赛输给刘昌赫的话,那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好在俞彬顶住压力,在决赛中,他将自己“先捞后洗”的棋风发挥到极致,最终以3比1的比分漂亮的击败刘昌赫。因为这一胜利,俞彬成为中国第4位围棋世界冠军。
“LC杯”的情况是这样,“秋菊杯”的情况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淘汰李小强的换成了马小飞。而马小飞同样不负众望,他在淘汰李小强闯入决赛后,在决赛中战胜王立诚夺冠。这是马小飞个人的第3冠,因为这一胜利,马小飞也兑现了自己年初“一定要再夺一个世界冠军”的诺言。
虽然李小强的“统治力”稍有下降,但是在整个2000年,中国棋手强势尽显,在各项世界大赛中全线出击,节节胜利。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本年度的“三星杯”。
本年度的“三星杯”,也是李小强今年成绩最差的一项比赛。
依然是刘昌赫,刺客般的刘昌赫!就是他在8强战中淘汰了李小强。而李小强的这盘输棋,也是李小强今年唯一对外国棋手的输棋,这也是李小强不愿意承认自己“统治力”下降最强大的理由。
刘昌赫击败李小强后,这次他没有给别人作嫁衣裳,他同样一路兢兢业业打入决赛,并且在决赛中击败曹燕子夺冠。
在这么多比赛中,好像并没有世界排名第2的李石佛什么事。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在李小强夺冠的几个比赛中,李小强都是击败李石佛夺冠的。
“富士通杯”,李小强击败李石佛夺冠,第4届“应氏杯”,李小强再次以3比1的比分击败李石佛夺冠,正在进行的“丰田杯”,同样是李小强和李石佛打入最后决赛。
虽然没有新的世界冠军入账,但李石佛以其稳定的表现依然牢牢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而能够继续牢牢压制李石佛,这也是李小强今年最满意的地方,同样也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统治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说到统治力,我认为自己在国际赛场的统治力没问题,只是在国内赛场,我才是真正从来没有建立统治力啊。”
在2000年年底的时候,李小强是这样感慨到。对于李小强说出这话,张大记者笑笑表示理解。
李小强说的是国内的“名人战”。在今年的“名人战”中,李小强继续延续隔一年挑战一次的规律,而且李小强继续以2比3的比分挑战失利。
因为这一胜利,马小飞达成了中国“名人战”十连霸!
虽然李小强依然占据国内最多的头衔,但是因为“名人战”,李小强必须承认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力不足。
随着国内“名人战”的结束,李小强整个2000年赛季也就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今年这样也就这样的,你说自己的统治力没有问题,那主要还要看你01年的表现了。”
“嘿嘿。”
整个2001年最重要的比赛,当然就是新创办的“世界棋圣战”。而张大记者对李小强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世界棋圣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经过前面的大型预选和“本赛”前两轮比赛,目前首届“世界棋圣战”已经产生32强。因为这个比赛并非随机抽签,而是按照世界排名来确定种子选手,而且这个比赛也不考虑“同国棋手回避”原则。因此在前面的比赛中,强强相遇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并不算多。
例如李小强和李石佛,由于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二,那么除非两人在决赛中相遇,在半决赛中也不可能碰头。
但是在这样的比赛中能够进入32强,可以说已经没有善茬。就是实力稍有欠缺,但能进入32强的棋手,肯定就意味着状态不错。
例如李小强32强赛的对手,就是目前日本在位“名人”依田纪基。而李小强2001年的第一战,就是从这一盘棋开始。
依田纪基也算是李小强的老对手了,想到即将到来的比赛,李小强伸个懒腰:
“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