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赛事 重生之围棋梦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79章 经典再现

重生之围棋梦 七死八活 6695 2025-10-23 14:27:38

李小强和“牛哥”的比赛进入最后关头,正当所有人都认为牛哥已经胜利在望的时候,当牛哥一步棋落到棋盘上,尤其是李小强的应手出现在棋盘上,所有人都傻了眼。

很难形容牛哥这步棋,这手棋不像是普通“勺子”,至少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的“瞎眼棋”。但是在今天,在今天这个特殊局面,这步棋确确实实算是失误了,一步足以改变最后胜负的失误。

“这2步棋,我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

在观战室内,也不知道是谁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这句话让很多人心中一动,因为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觉。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林海峰先生,林先生微笑着说道:

“大家怎么会没见过?今天这个场面,简直和先生当年和木谷实老师下的那盘棋一模一样啊……”

林先生口中的“先生”,那自然是吴清源先生。林先生口中的“那盘棋”,就是著名的吴,木谷“镰仓十番棋”的第1局。听到林先生提示后很多人都恍然大悟:

“……对对对,就是那盘棋,今天这个局面简子和那盘棋像极了……”

吴清源和木谷实两位前辈一共下过两次十番棋。一次是他们都还是五段的时候,那时候他们虽然还年轻,但却早就已经名声在外。吴清源先生被人称作“神童丸”,木谷实先生被人称作“怪童丸”,另外还有秀哉门下的前田陈尔被人称为“鬼童丸”。青年俊才“三丸并列”,不过当时普遍认为前两位还是要比后面一位稍微强一点。因此当时有好事者组织了一次吴和木谷的十番棋。

这次十番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下完,也由于这时候两位前辈还年轻,当时还没有站在棋坛之巅,因此这次十番棋的火药味就没那么浓,不能称之当时棋坛的巅峰之战。不过这次十番棋却由于另外一个原因被大家记住。

就是在这次十番棋期间,这两位棋手以及另外一位前辈安永一,合作写下了在围棋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新布局革命”。

两人的第2次十番棋,那就是更为有名的“镰仓十番棋”了。这时候两人都已经是七段,在当时唯一一位九段“名人”已经隐退,几位八段年迈的情况下,他们两位的竞争,基本就可以看做是争夺当时的天下第一。而且从事后看,这次十番棋,就是吴清源先生称霸棋坛的开端。是他10次十番棋的第一回合。

这次十番棋可以说是盘盘精彩,但其中最精彩,最激烈,过程最跌宕起伏,能够称得上“经典之战”的,那无疑就要属这次十番棋的第1局。

这盘棋两人下的非常精彩,棋盘上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两个人也完全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吴先生的灵动,木谷先生的坚实,在棋盘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尤其是围绕一个2目棋的官子便宜,两人展开的一个大劫争让人大开眼界。木谷以非法的气魄让对手在自己的大空中一路连爬10多手,以此为代价夺取对手另外一个角地。

那么棋是木谷实先生的黑棋,按照当时的规则,黑棋是不需要贴目的。经过那个大转换后,木谷实先生取得了优势。在终局以前,所以人都判断木谷实将以2目获胜。

至于后面的故事……后面的故事就和今天的局面很像了。木谷实先生以一步不像失误的失误给了吴清源先生机会,让吴清源先生无中生有制造出一个劫争,从而输掉了那盘比赛。

那盘棋的最终结果是木谷实先生反而输了2目。看过那盘棋之后,很多人只能感慨命运无常,因此那一盘棋,后来被很多人称作是木谷实先生的“命运之战”。

“这……牛哥为什么要下在那里?他随便换一个地方下,哪怕这时候去收一个后手2目官子,这棋恐怕也赢了吧。可他为什么要下在那里呢,想不通呀想不通……”

研究室内,古大力又在那大呼小叫,懊恼之情溢于言表。的确,真实情况正如古大力所说,在牛哥出现失误之前,黑棋盘面领先3到4目左右,而这时盘面最大的官子也只不过是后手5目,因此在这个时候,黑棋还真是只要收一个后手2目的官子,就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不过话说回来,牛哥刚才那步棋古大力真的是“想不通”吗?那恐怕又不见的吧。

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牛哥那步棋非常正常。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没有后续手段上面,如果李小强没有后续手段的话,那么牛哥这步棋真的是非常好理解。

牛哥刚才下了一步“挤”,这步棋像是一步先手,同时也像是一个先手1目的官子。要知道牛哥刚才可是在读秒,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用这种先手官子过渡一下,这在围棋比赛中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不仅牛哥这样下,李小强也经常这样下,古大力自然也这样下过。

因此可以说,牛哥这步棋根本就不是什么“想不通”,这步棋简直是太想得通了。

可要命的问题是,就是牛哥这步“想得通”的棋,却给了李小强机会了。

对局室内,李小强看到牛哥这步棋后,他先是愣了愣,然后他飞快的落下自己的应手:

“做劫!”

而牛哥看到李小强的应手后,他顿时就傻了眼,随后牛哥就一副极其痛苦的痛心疾首状,就差没有擂胸顿足……

要怎么形容牛哥这个失误呢?这就像李小强打瞌睡的时候,牛哥立马给他递上一个枕头。这步棋的失误就在于,如果没有这步“挤”的话,这个劫争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牛哥只要不下在这里,只要下在其他任何地方,李小强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可是现在,牛哥偏偏就下在这里……

“这个劫,牛哥能打赢吗……”

既然已经形成打劫了,现在后悔也没用,那就继续往前看吧。因此研究室很快有人说出这句话。不过这句话刚说到一半,连说这句话的人自己的闭嘴。

决定劫争成败的关键是什么?那当然是看劫材的多少。

牛哥今天一直采取哪种一根筋的下法,他前面能便宜的地方一定便宜,能定型的地方一定抢先定型。这样下会有什么后果?这当然就会造成自己的劫材极少。

比如像现在,大家根本不用去详细计算就知道,这个劫黑棋肯定是打不赢的。

更好笑的是,本来在前面的进行中,李小强一直就在寻找打劫的机会,不过牛哥一直下得很好,他始终没有给李小强很好的机会,没想就在终局以前,在胜利即将到来的那一刻,牛哥却自己把这个机会送到李小强的面前。

在研究室内,孔二杰很冷静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打劫肯定是打不赢的,现在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看这个劫争会亏损多少,看看牛哥最后还能不能保持住微弱的优势了。”

大家一听觉得孔二杰这话在理,因此研究室的一帮年轻人又是?己还有受攻之虞。

如果下成这样的话,那当然是白棋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李石头不亏是李石头啊,这步棋体现了他去非凡的才能。”

当大家算清这里的变化以后,刘昌赫表扬了李石头一句。

的确,这步“靠”确实像是一步好手,因为大家刚才研究了4种应对方法,现在发现连“仅此一手”的应对都不行的话,那么大家退而求其次,认为只有“下立”才是最正确的应对了。

能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敏锐的发现战机,能逼迫对手委曲求全。这不是好手是什么?这步棋难道还不能体现小李的围棋天赋吗?

那么小李这步棋到底是好手还是无理手呢?

就在大家在感慨小李天赋的时候,李小强的一步棋出现在棋盘上。

随着这步棋的出现,所有表扬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随着大家看到这步棋,所有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小李那步棋,也许体现了他非凡的天赋,但那绝对不是一步好手,而是一步无理手而已!

这是一步体现天赋的无理手!

对局室帉胜一和的战绩。

随着这个和局的到来,本次对抗赛再次引爆大家的话题了。

目前赛程已经接近一半,新锐棋手一方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取得一盘胜利!

接下来的第5局比赛,新锐棋手一方必须继续接受让2子的屈辱。

虽然通过和牛哥的比赛,很多人客观认为李小强是让不动这些新锐棋手2子的。必须承认这种认识很理性,也很客观,包括李小强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不过围棋界另外一股声音也很强大。有趣的是,这股声音大多是由李小强的支持者以及一些普通棋迷发出了的:

李小强想赢这些新锐棋手是很难,但是反过来说,这些新锐棋手想赢李小强难道就容易吗?

和牛哥的这盘棋的确可以看成一个偶然,是李小强侥幸的一盘。不过话说回来,所谓强者运强,运气不也正是实力的一部分吗?又有谁能保证,后面的比赛不会继续出现“偶然”,继续出现“侥幸”。

必须承认这种说法好像也很有一定道理。这让包括李小强在内的一些“理智分析派”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和牛哥的比赛结束后,第5场比赛又要1个月之后才进行了。由于第5局还是2子局,本以为新锐一方出场棋手会难产,没想到这次却异常顺利。

是林海峰先生站了出来,他指定自己的爱徒张栩在第5场比赛中出场:

“……去,这场比赛你上去领教李老师的高招。赛前你不要过多去想这是一盘2子局,你也不用为此做针对性的准备,你甚至不用把这次对局看做一场比赛。我唯一希望的:是你在对局时候能够做好你自己,到时自己认为该怎么下就怎么下。只有做到这点,这样你才能够真正领略李小强的风采,这样你才能够从这盘对局丰?棋手的潜质?”

面对好奇宝宝般的李石佛,李小强笑而不语。

世界棋坛第一高手和第二高手联袂出现在定段赛的赛场,这在赛场造成很大轰动。李石佛还没什么,毕竟他来这里只属于“友好访问”性质,关键另外一个可是李小强啊,世界第一高手李小强,“独具慧眼”的李小强,早就放出风声:要在本次段位赛场挑选弟子的李小强。

“如果自己(自己小孩)的棋能被李小强看中……”

不仅很多棋童是这样想,很多棋童的家长更是这样想。

“李老师您这样做,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啊?”

说这话的是“陈小强”的父亲,他这次也一起陪同孩子到申城参赛。

李小强这次收徒有2个条件,一个明条件一个暗条件。

所谓暗条件就是没有什么好说,如果某位棋童棋能被李小强看中,能对上李小强的眼缘,那么李小强将无条件收他为徒。

没人清楚李小强内心的“暗条件”到底是什么,但李小强的“明条件”却在赛场中众人皆知。李小强早就放出风?的意义,比如在日本,某位棋手如果在某个棋战中连霸5届,那就能获得所谓的“名誉头衔”。

藤泽秀行名誉棋圣,大竹英雄名誉碁圣,林海峰名誉天元,加藤正夫名誉王座……等等等等就是由此而来。在日本“六超”中,除了武宫正树没有获得过名誉头衔之外,其他5位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荣誉。武宫先生曾经获得过2次世界冠军,也曾经在“王中王”的较量中击败过曹燕子。但为什么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六超”中最弱的那位呢?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中韩虽然没有名誉头衔的说法,不过受到日本围棋界的影响,大家依然把5连霸看的很重,把这个看成一个标志,看成区分棋手等级的一道坎。对此李小强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他对今年的“天元”卫冕战非常重视。

在今年的“天元”战中,李小强迎来了一位新的挑战者,他就是“八骏”中的周大洋。

目前国内棋坛的格局是这样的:李小强一马当先,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李小强这个领先位置在等级分中就能看的很明显。由于过去两年连夺5个世界冠军,国内棋战也占据超过一半的头衔,这让李小强的等级分超过其他人一大截,领先优势短时间内无人能够撼动。

除了李小强外,马小飞和常韧圣分列第2和第3,他们两位除了比不过李小强外,比其他人好像又要活跃一点,因此他们俩也被认为是中国围棋的第二梯队。再接下来则是俞彬,邵伟刚,刘大锤,罗神猪,周大洋等人,这些人被认为是第三梯队。

虽然看似已经形成了梯队,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结构并不是那么稳定,由于大家的水平趋于接近,这个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比如本次“天元赛”,马小飞虽然进入今年后的状态非常不错,但是他在“天元赛”中却失手给罗神猪,随后罗神猪又败给常韧圣,而常韧圣同样也没走到最后,他在挑战者决定战中被周大洋击败,最后是周大洋获得挑战权。

这就是目前中国棋坛的现状了,除了李小强一个人看似遥遥领先外,其他人的差距微乎其微。而且随着“八骏”这批棋手逐渐成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由这批棋手挑起中国围棋的大梁。

接下来进行的“天元战”挑战赛继续证明这种趋势,周大洋的表现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虽然他并没有击败李小强,李小强最终还是以3比1的比分卫冕“天元”,同时达成自己职业生涯首个5连霸。但由于最近这段时间李小强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尤其是在和新锐棋手的对抗赛中,李小强让很多人见识了自己的深不可测。

而周大洋这次不仅在李小强手中抢走一盘胜利,就算在李小强的几盘胜局中,李小强也赢得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其中有两盘棋都是以微弱的优势获胜,而且从事后的复盘来看,周大洋在这次比赛中并非全无机会。

总而言之一句话,通过本次“天元战”决赛,大家又见证了一位实力派棋手的诞生,以后任何人碰到周大洋,都会知道这绝对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

不少人都有点奇怪,李小强对上新锐棋手能那么强势,为什么在这次“天元赛”中对上周大洋,李小强的优势看上去却没那么大呢?

对此李小强自己倒不奇怪。这当然不是说现在的周大洋已经非常强,强到足够和李小强抗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李小强认为这很可能主要是由周大洋的棋风特点造成。

周大洋是众所周知的“厚实派”,其实聂门弟子大多行棋厚实,比如常韧圣,常韧圣在目前的世界棋坛就是公认的“厚实派”,就算是后来的古大力,古大力下棋其实也是非常擅长利用厚味的。而周大洋呢,他在整体实力上可能比常韧圣稍有不如,但在“利用厚味”这上面,他是“八骏”中最好的,他这方面的本事连李小强都要自愧不如。

这种类型的棋手有个特点,当他们状态好得时候,或者他们处在巅峰的时候,你很难一拳把他击倒,就算是他们的败局,也很少出现“大败”或者“脆败”的现象,这次“天元战”的4盘棋,其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个特点。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棋手好像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他们的巅峰期好像都特别短。中国围棋界除了周大洋以外,后来的“小豹辈”也有一位棋手和周大洋的风格很像,那就是自小和“陈小强”齐名的朴文垚。朴文垚刚在世界棋坛冒头的时候,他的战绩也许未必比陈小强出色,但绝对要比其他人稳定多了,当年在世界大赛中进入8强,4强的次数,比其他“小豹辈”棋手都要多。他同时也是“小豹辈”棋手中第1个获得世界冠军的。

可就是这么样一位棋手,在获得世界冠军后却迅速从巅峰滑落,后来别说是世界冠军了,就算在“围甲”中立脚都有点勉强。

这类棋手的巅峰期为什么会那么短?李小强当然也说不清楚原因。完全归结于他们后面不够努力,李小强认为这种看法有点偏颇,其实优秀的职业棋手就没有哪一位是不努力的。如果要强行找一条理由的话,李小强倒是认为和他们的棋风可能有很大关系。

他们棋风厚实是没错,下棋时擅长利用厚味也没错,但这类棋手往往有一个弱点,就是下棋时候的冲击力不够,同时行棋的速度也不够快,容易下出一些“缓着”。

因此当他们还年轻,还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年青棋手天然就拥有冲击力啊,当他们将这种天然冲击力和他们的棋风特点结合,往往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可是当他们年龄渐长,当那股天然冲击力不在,那他们就像跛了一个脚一样了,因此他们的成绩自然就一落千丈。

“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就好了……”

在击败周大洋卫冕天元以后,李小强是这样胡思乱想。李小强之所以起这个念头,这倒不是说他对周大洋或者朴文垚特别有好感。他只是觉得他们那种独特的棋风非常难得,尤其是到了后世,他们这种“厚实派”棋手简直如大熊猫一样稀缺。

李小强由周大洋想到朴文垚,再由朴文垚想到其他“小豹辈”棋手。

“……现在这些小孩,最大的应该也有10来岁了吧,我是不是现在就要下手?‘小虎辈’古大力孔二杰这些人我抢不过人家,不过到了‘小豹辈’嘛,那我总要好好过过‘李老师’的瘾吧?嘿嘿……”

就在李小强想入非非的时候:

“小强,小强,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呀,你也不好好想个什么办法……”

是舅舅胡毅和赣源围棋队的江承华联袂而至。胡毅现在也算是围棋界的名人了。大手笔举办一个新颖的比赛不说,还协助“世界围棋联合会”建立一个世界职业棋手排名制度。虽然这个排名制度还处在“试运行”阶段,但已经引起不少人重视。就因为这两件事,胡毅和他的“天元集团”的名头已经被众多围棋爱好者知晓。

不过胡毅这次不是为这两件事而来,他是为“围甲”的事情而来,其实从“围甲”创办之日开始,胡毅就是赣源队最主要的赞助商之一。

李小强当然知道他们两位的来意,因此看到他们两位联袂而至后,李小强只能面露苦笑:

“这事我还真没什么办法……”

到现在“围甲”已经进行好几个年头了。而赣源队的阵容一直保持不变。要说赣源队其实一直非常引人注目,这个队有天下第一的李小强,有超级外援李石佛,还有昔日的“钝刀”钱于平。不过呢,几年下来,赣源队最多只能扮演“巨人杀手”的角色,自己的成绩却一直不上不下,属于夺冠无望,保级无忧的那种。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非常简单,“围甲”比的是整体实力,像赣源队这种“跛腿”队伍自然是无法无法取得特别好的成绩。李石佛一年只参加几场比赛,而钱于平随着年龄渐长,他那把“钝刀”也已经失去昔日的威力。特别是进入今年,队里还有意让他转型成为队员兼教练。因此对于今年的成绩,李小强自己是不做指望的,他把今年的赣源队定义为保级队伍。

李小强是一直没把“围甲”的事放在心上,因为他从来没把“围甲”看成自己的主战场。自己的主战场,那应该是在世界大赛上面,而“围甲”呢,那应该是“中坚棋手”和新锐棋手磨练的舞台。这就是李小强心目中的“围甲”。

不过李小强可以不在乎,别人就未必不在乎啊。比如说江承华,比如说胡毅。人都是有野心的,比如“围甲”刚创办的时候,赣源能拥有一个甲级队大家就非常满意,然而几年下来以后,无论是雄心勃勃的江承华,还是踌躇满志的胡毅,都对赣源队这种不上不下的现状已经非常不满意,他们迫切想让赣源队上一个台阶。这就是他们这次来找李小强的原因。

然而李小强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再找一个“超级外援”,先不说棋协会不会同意Z收徒的“明条件”。但这个“明条件”只是在赛场流传而已,目前还没得到证实,因此也没人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比赛结束之后,周小羊的父亲老周找到李小强:

“李老师,你看这个这个……”

能成为李小强的徒弟好啊,因为一旦被李小强收入门下,这不仅意味着这位棋童的棋才被李小强看好,而且在?,“围甲”越办越红火,国内的知名棋手都非常抢手,别说是常韧圣周大洋这些一线棋手了,就算是古大力孔二杰这些未来之星,赣源队也根本撬不动。

这时候李小强想到未来的“小豹辈”们。

“没有其他办法,先组建自己的少年队吧,撬不到人就自己培养,熬几年后等年轻人成才,我想咱们队总有出头之日那一天。”

江承华和胡毅面面相觑,中国围棋的现状他们当然非常清楚,他们也知道李小强说的是唯一的办法。

“那选才呢?”

“我们以前选才都有一个误区,都局限在本省内找,这次我们干脆就玩大点吧,我们干脆在全国范围内撒网,这样我想总能够网罗一些好苗子吧……”

李小强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兴致勃勃,也显得信心十足。这是当然的,作为重生者的他,这是他唯一能够作弊的地方,而作弊本身就是重生者最大乐趣之一。

所谓瞌睡者碰上枕头,就在李小强在兴致勃勃规划未来的时候,敲门声再次响起,是国少队的吴教练和京城队的梁教练:

“小强,我们带了个小孩来见见你,这是今年京城的儿童冠军,很多人都说他的棋非常特别……快,快叫李老师……”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出现在李小强面前:

“李……李老师好。”

李小强定睛一看,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

“这个……不就是未来的‘陈小强’吗……”

作者感言

七死八活

七死八活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