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赛事 重生之围棋梦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89章 七贤势

重生之围棋梦 七死八活 10483 2025-10-23 14:27:38

自从重生以来,关于中国古棋的话题,一直是李小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于李小强来说,中古棋一直就是他的一道护身符,一道用来掩饰他“出身之谜”的护身符。

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好解释。可以站在李小强的角度设想一下,对于任何一名重生者来说,“重生”这个只属于自己的重大秘密D?个参考图。不过当看过他们的实战进行以后,却发现他们实战的招法,才可能是最佳的选择。这真不亏是争夺围棋世界冠军下的棋啊……”

到了下午接近5点,虽然说两位?尽一切办法来掩饰种种“反常”。

就拿李小强来说,当他这辈子选择了围棋。他到目前的围棋之路,可以说都充满了种种“反常”。他在第3届,第4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出色表现,应该算是“反常”。他在13岁的年龄就成为中国围棋“名人”,这同样算是“反常”。还有就在今天,就在刚才,他再次站到世界棋坛的巅峰,成为世界大赛“双冠王”。那么在大多数人的普遍观念中,这更是一个非常“反常”的事件。

但必须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反常”事件,是在人们眼皮底下发生的,是有迹可循的。当大家想起李小强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那只会感慨他的进步速度之快,他的围棋天赋之高,倒也不会让人产生其他什么联系。

这里面真正解释不清的,其实还是李小强棋力的“来历之谜”。一个小孩,以前从来没有人看他接触过围棋,就连身边的亲人也不知道他学过围棋。可是他刚一出道,大家却发现他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准。要说这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会去仔细琢磨这件事。可真要有人仔细细想的话,就会发现这事一点都不科学,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诡异。

因此为了解释这件事,李小强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古棋传人”身份。他编织了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说明和解释自己的来历。有趣的是,李小强对于自己“启蒙”的经历,他自己其实一直都是说得非常含糊的。外界关于“李小强学棋”的传闻,其实大部分都是外界媒体脑补出来的。但有一点还是必须承认,外界任何的脑补,都离不开李小强有意无意的故意引导。

在前世的时候,特别是到了新世纪,围棋界的“古今之争”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时作为一名资深棋迷的李小强,他当时虽然对这样的话题很感兴趣。他会兴致勃勃的在论坛上观看“崇古派”和“贬古派”吵架。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只能算是旁观一族,一般不会直接卷入到这种争论中。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小强虽然觉得这样的争论很有意思,但是这样的争论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很容易就沦为无聊的口水战。虽然说鉴定一个人的围棋水平可以用很多种方法,但围棋本质上还是一种争胜负的游戏。无论你把中古棋吹得天花乱坠也好,还是贬得一文不值也好,那些古代的国手们,也不可能从坟墓中爬出来和你较量一番。

既然无法量化,那么就很难对比。既然无法对比,那么这样的争论,就永远都无法得出一个能够得到大家一致公认的结论。

这就是在前世的时候,李小强对于这种“古今之争”的基本态度。换句话说,李小强当年持的是一种“不可知论”。

不过到了今世,由于李小强一直在用中古棋掩饰自己重生者的身份,他努力想把自己“倾情打造”成一位合格的“古棋传人”。那么在任何场合,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人场合,李小强只会说中古棋的好话,而不会说中古棋的?即将迎来了最终的高潮……”

“……精彩绝伦的比赛,让人热血沸腾的碰撞!请大家记住,目前正在韩国举行的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这也许是世界棋坛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有两位天赋卓绝的天才少年正在棋盘上尽情挥洒各自的才情。到底谁能够领先一步呢?就让我们屏住呼吸,期待他们决胜局的较量吧……”

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4局比赛后,随着李石佛顽强的将比分扳平,这也让本次决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中日韩三个围棋强国纷纷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报道,以上3段话,就是中,韩,日三国媒体报道的内容。

虽说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因此报道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经过第4盘的较量后,现在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随着李石佛的获胜,整个系列赛的风向为之一变,对于最后胜负的预测好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这里面最大的变化,其实就是大家对李石佛认识上的变化。要说在本次决赛开始以前,大家普遍是看好李小强能够获胜的。对于这一点,中日两国的媒体表现得特别明显。韩国媒体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那时候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有很多人也认为李小强在实力上要高出一筹。

到了第3局比赛结束后,?想,一些理念。他想好好阐述一下自己对中古棋的理解。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经过这么多年,李小强自认为自己已经对中古棋足够了解了,最起码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这个水平的棋手,能比自己更了解中古棋的并不多。但是直到今天,李小强在看待中古棋的问题上,他对中古棋水平的高低,依然是持一种“不可知论”。

李小强认为,由于规则的不同,计算胜负的方法不同,中古棋和现代围棋其实有很大的不同,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玩法。用个简单的比喻,如果把围棋这门艺术形容成一座山峰,那么无论是中古棋也好,现代围棋也好,其实就是在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山顶攀登的过程。

这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可以沿着北坡攀登,也可以沿着南坡进行。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支“登山队”肯定都还没有到达顶峰,那么在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得这两支“登山队”,是谁曾经到达的高度更高呢?由于没有很有效的工具来比较,来衡量,其实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最起码在李小强心目中,他认为是这样的。比如李小强扪心自问,按照自己现在的水平,如果真碰到古代那些顶尖国手,碰到黄,范,施中的某一位。李小强固然不会认为自己就一定会输得很惨,但自己就一定有把握赢人家吗?李小强发至内心的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把握。

而且李小强绝对不会像后世某些“中坚棋士”说的那样:“如果碰到古代这些棋圣,他有信心赢人家……”

李小强心里清楚,支持“今必胜古”的一条最有力论据,其实就是所谓的“进化论”,有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围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职业围棋制度已经非常规范,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么多年的知识积累,今人已经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今人比古人高,那根本就是不用怀疑的。

好吧,李小强承认这样的观点符合常识,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普遍观点,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崇古派”永远都只占少数的原因。但是李小强恰恰认为,这种不经过大脑的所谓“进化论”,很可能就是最站不住脚的论据之一。

先不说围棋这门艺术的特殊性,“知识积累”未必就比“个人天赋”更有用。如果你非要强调“知识积累”高于一切,这恐怕就在现代的职业围棋圈中,都能引来很多的反对声音。哪怕就是“进化论”本身,恐怕也未必适合围棋界的特殊情况。

大家知道,所谓“进化”,所谓“知识积累”,这里首先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必须要有继承,或者说是必须要有传承!你必须先继承了好的东西,这样才有“积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提高和发展。

那么在围棋这个游戏中,现代围棋对中古棋有“继承”吗?没有的!现代围棋和中古棋,他们各成体系,有各自完全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其完日本人又给你取外号了。哈哈,变幻流?这个外号听上去还是不错……”

进来的是张大记者。在这之前,李小强本来是在和马小飞,刘大锤他们有说有笑的。大家在一起谈论即将到来的“三国擂台赛”。见张大记者兴冲冲的走进来,大家停下了刚才的话题。李小强瞄了一眼,见张大记者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好像是日本最新一期“棋道”杂志。

“哦?拿过来瞧瞧,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说的。”

见张大记者进来,马小飞和刘大锤笑嘻嘻的接过杂志翻看。在中国国家围棋队,大多棋手都懂一点日语,像李小强这样不懂日语的很少见。不过日语中大量使用当用汉字,再加上各种棋谱和图片,连蒙带猜也能看懂一点。

见马小飞和刘大锤在那兴致勃勃的翻看,李小强也装模作样凑上去。在这最新一期“棋道”杂志中?然想起自己在前世看过的一个帖子,一个可以很好用来阐述中古棋理念的一个帖子。因此他迅速有了决断,整个人也恢复了正常。

“感谢后世的网络,用这样一个例子,应该就能很好的回答这个记者的问题吧。嗯,不错不错,举这样一个例子,好像还能证明俺李大天才的见多识广,这恰好配得上我现在的身份和地位……”

打定主意之后,李小强面带微笑的来到一块棋盘边。他一言不发,开始在棋盘上摆起棋来。

见到李小强的举动后,周围的棋手和记者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李小强想做什么。不过有不少人很快就意识到,李小强这是想“摆棋说话”啊。看这个样子,李小强现在是想借助棋盘,来回答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

“他想摆什么呢?”

看到李小强摆棋的动作后,周围的记者和棋手纷纷围了上来,都想看个究竟。的确,先不说大家的好奇心。单说“世界双冠王”在摆棋这一项,这就已经很有吸引力了。因此在李小强的周围很快就围起了一圈人,大家纷纷想看看他的葫芦里到底买了什么药。

李小强摆棋的动作飞快,只用了一会,李小强就在棋盘上摆好了棋子。大家注意到,李小强在棋盘上,好像摆的是一个围棋的死活题。稍微让大家觉得有点奇怪的是,李小强一共摆了8个死活题,一块棋盘4个,李小强用了2块棋盘,不停的摆了8个。更让大家觉得奇怪的是,李小强摆的死活题,这些棋形好像都非常相似。真要严格说起来的话,这8个不同的棋形,其实是同一?们才会派我来刺探一下军情。现在见你这样,那我也就放心了。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当上盘棋大家都见识了李石佛的手段后,大家都了解了李石佛的厉害。他起码比大家认为的李石佛更厉害。这我就搞不懂了,你怎么说你现在反而更有信心呢?”

“嗯,这种感觉我也说不清楚。按常理来说,我的说法好像也不符合逻辑。我这样跟你说吧,在前面的几盘比赛中,我由于一直没有见识到最强的李石佛,因此我的心反而悬着。等到了昨天那盘,我终于领教李石佛的高招了。我的心反而变得踏实……对!就是这种踏实感,也许就是我现在的信心来源。”

“这……”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张大记者一时间有点目瞪口呆,他看着面前的李小强,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心说你也知道你的话不符合逻辑啊,那你后面的话又说什么逻辑呢?别人表现不好你的心就悬着,人家表现好了你的心反而踏实?难道你们天才的逻辑都是这样的吗?

“呵呵,我知道你现在想不明白,那你现在就不用去想吧。你还是等着看明天的比赛吧。我估计等你看过明天的比赛后,你也许就能明白一点我的意思。”

〔稍微差点外,其他3本的名气都很大。尤其是日本的“发阳论”,由于这本书里面有些题目的难度极大,一直被誉为围棋界“最高死活经典”,“职业和业余的分水岭”。即便在广大业余爱好者中都拥有极高的人气。

但是在围棋界内部,“玄玄棋经”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如果说“官子谱”被称之为“手筋之源”的话,那么“玄玄棋经”就可以被叫做“死活之源”。

从整体难度上来看,“玄玄棋经”不如“发阳论”。不过“玄玄棋经”对围棋中一些有规律性的棋形和手段总结得很好。在那里面,收录了很多非常常见,并且极有实战价值的死活题,因此这本棋书同样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比如说“七贤势”这个死活题,就充分说明了这个特点。

有一定实力的棋友都知道,在围棋中,特别是在做围棋死活题的时候,有“大凡‘一,2’路多妙手”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棋盘的“一,2”路这个位置,经常是所谓的“急所”,无论是杀棋也好,还是你想做活也好,这个位置经常是个要点,是双方必争之地。因此就产生了“大凡‘一,2’路多妙手”这种说法。

要说这句话很有意思,也说明了围棋中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这句话其实也有它的内在棋理。大家知道,做围棋的死活题,无非就是想办法怎么“做眼”或“破眼”。可以简单的想象一下:在通常情况下,在棋盘的中腹,你想码出一个眼位,需要花4手棋,在棋盘的边路,需要花3手棋。而在棋盘的角部呢?假如你占据了2个“一,2”点,那么你很可能就已经做出了一个真眼。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那就应该很清楚了吧。在围棋中,花的手数越少,就代表你的效率越高。单从“做眼”的角度来看,你只花2手棋就做出一个眼,这就代表了最高效率。这也就是“大凡‘一,2’路多妙手”的内在棋理。

当然,这只说明了围棋的一个普遍性,而不代表其特殊性。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思路非常有用,比如当您在下棋时,在角部出现死活问题,如果您你发现:下在其他地方好像都无法安全做活的时候,您不妨往棋盘的“一,2”路多想一下。如果您能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那么恭喜您!您很可能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思路。

而李小强刚刚在棋盘上摆的这个“七贤势”,恰好就是这样一个题目。解开这个题目的关键,正好就是在这个“一,2”路上。

因此像这种有规律性,有内在逻辑性,在实战中非常常见,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实用性。那么这样的死活题,就可以称为“经典死活题”。在中国的经典古籍“玄玄棋经”和“官子谱”中,拥有大量类似于“七贤势”这样的题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确定了这两本书在围棋界的地位。这两本书中的很多题目,被后世很多围棋书籍广泛引用。

李小强能在棋盘上摆出这么多个“七贤势”,就是因为在全世界范围的围棋死活题集中,有不同版本的“七贤势”存在。

在说出自己真实意图之前,李小强甚至一不小心又展示了自己另外一项“超强能力”,他那超过一般人的记忆能力。在这一刻,他对各个版本“七贤势”的来历娓娓道来:

“大家看,这个版本的‘七贤势’,它来源于桥本宇太郎前辈详解的死活题集。而这个棋形呢,那又是吴清源先生详细解说过的,严格说来,这个已经不能够称之为‘七贤势’,大家看看,这里的白棋居然有八个子,既然是八个子,那怎么能叫‘七贤势’呢……大家在来看这个形状的‘七贤势’,它收录在日本棋院编纂的‘围棋死活大全’中,而那个呢,在韩国棋界新出的那本‘围棋技巧’,好像就是这个形状吧……”

在这个时候,围在李小强身边的记者和棋手有很多。大家都没有插嘴,听任李小强在那“显摆”,然后静待下文。

的确,大家确实就在“静候下文”。因为今天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围棋界的行家。要说“七贤势”这个题目虽然很经典,也很常用。但是这个题目的难度并不大,类似于这种棋盘“一,2”路上的技巧,最多是业余中级的难度。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属于必须掌握的围棋基本功。

要知道,现在大家想听的,其实就想听李小强阐述他对中古棋的理解,阐述他的围棋思想。现在见到李小强把“七贤势”拿出来说事,一时间都还不明白李小强的意思,同时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因此这个时候没人打扰李小强,都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顿滔滔不绝之后,李小强停止了“显摆”,他的话也终于回到了正题。只见他指着棋盘上的一个棋形说道:

“大家注意了,我今天最想说的是这个棋形,这个棋形,收录于我们国家的‘忘忧清乐集’。大家都知道,‘忘忧清乐集’是我国宋代的一本围棋古籍。由于这本书出现的年代最早,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版本的‘七贤势’,视为‘七贤势’的‘原创’。我这样说大家应该没意见吧?请注意了,我现在想请大家好好再观察一下这个最古老的原创,看看它和其他版本的‘七贤势’到底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原创’非常有意思。它与众不同!在这所有版本的‘七贤势’中,它也最有内涵!我甚至认为,如果大家了解了这道题目的内涵。那么对于中古棋的思路,中古棋蕴含的哲学思想,或多或少也能有所理解吧。”

“哦?!”

听了李小强故作玄虚的一番话,这下很多人都来了兴趣。很多人都把目光对准了这个“七贤势”的“原创”。想看看这个题目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卖完这个关子后,李小强面带微笑的站在原地。他并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留给了大家充足的考虑时间。李小强同时知道,今天在场的有那么多行家,而这个“七贤势”其实并不难。因此很快就会有人发现这个“原创”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不出李小强所料,当一众职业高手研究一个业余中级的题目,那自然很快就会发现问题。今天最先反应过来的,恰好就是韩国的李石佛。只见他对着棋盘看了1分钟左右的时间,他抬起头来,他若有所思,同时又有点迟迟疑疑地说道:

“咦?这个题目确实很有意思,这里面好像还蕴藏着其他的变化啊。不过……不过这样子不算是‘失题’吗……”

“失题”!

对于一道围棋的死活题来说,所谓“失题”,就是指这道死活题本身有问题。在这里面,一般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解答的方式有问题,或者说这种解答方式其实并不成立。例如发阳论中那道著名的“黑先黑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另外一种呢,一般是指这道死活题本身不太严谨,很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方案。那么按照现代的论调,通常也认为这样子也叫“失题”。

那么李石佛指出的“失题”,到底是那种情况呢?

等到李石佛最先反应过来后,其他很多高手也纷纷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大家都看出了这个“原创”的问题,同时也都认可了李石佛的意见。

没错!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这道最古老,最原始的“七贤势”确实是“失题”了!要说这道题目虽然最早是收录在“忘忧清乐集”中,但是这道题未必是“忘忧清乐集”作者的原创,真正的原创作者并不可考。经过现场这么多高手的研究,大家发现这道题目还真有漏洞,或者说里面还隐藏其他变化。要解开这个题目,大家发现除了用标准答案一样的“一,2”路妙手外,黑棋的包围圈还有漏洞,如果一个不小心,被包围的7个白子居然还存在一个很巧妙的突围手段……

大家都知道,既然是做围棋的死活题嘛,那考校的就是做活和杀棋的能力。可是在这个最原始版本的“七贤势”中,白棋居然还能突围。那么这是什么情况?能够突围的题目,这还能叫做死活题吗?这样的死活题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最最起码,这种情况也算是“一题多解”的失题吧?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如果按照现代的思路,我也承认这道题目是失题了。不过我现在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大家来想想这位原创作者的意图,这位前辈在创作这道死活题的时候,他留下来的这个破绽,到底是因为他不够严谨,还是人家故意有意为之呢?”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来到了问题的关键。李小强的这个反问,其实就是他真正想引起大家思索的地方。李小强甚至认为,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其实很能反映一种古今差异,一种围棋思想,一种对于围棋理念的差异!

“佩服!我现在终于知道您的想法了。从某种角度说,在今?为‘来得正好’的话,那么这20多步棋可能1分钟之内就拍完了。现在双方都不肯求变,却又都花了这么长的宝贵时间来进行考虑,那不会有其他原因,这分明就是怕弱了自己的气势。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今天到底是谁会首先做出改变了。”

“哦?曹国手您是认为:对局双方到现在都不肯求变,其实是在进行一种气势上的比拼吗?”

“是啊,在围棋比赛中,双方的精神力比拼很重要。而精神力的比拼,需要的就是针锋相对。所谓的‘避其锋芒’,我认为这永远都只是无奈的权宜字眼,一旦‘避开’就很难有好的结果。特别是像今天这样的对局,双方的对峙已经到了极限,那么锋芒就不可避让。今天的两位对局者虽然年轻,但现在看来他们都非常懂得其中的道理,他们俩真不亏都是秀行老师夸耀的绝代胜负师啊……‹?。

千万不能小看这个问题。李小强甚至认为,管中规豹,当中国的这位古代棋手在设计“七贤势”这个题目的时候,这是中古棋传统思想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思想,又和我们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例如在传统的道家思想中,往往强调所谓“遁去的一”。那么在“七贤势”这个题目中,那个非常隐蔽的突围手段,是不是和这种思想一脉相承呢?这个东西,是不是围棋中“遁去的一”呢?

而后世的围棋呢?那就像后世不同版本的“七贤势”一样。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把里面的“破绽”弥补了,把这个题目变成只有唯一正解了。但这样做的话,会不会让围棋也少了一点内涵呢?

李小强认为,真正的古今差异,情况就是这样的!

围棋发展到现代,特别是职业围棋制度建立以后。大家高度重视胜负,整个围棋技术体系也许越来越严谨了,也许越来越没有破绽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所有的棋手都是在那“求正解”。而把围棋中“遁去的一”抹杀。那么这样的围棋,会不会失去很多乐趣呢?

这就是中古棋和现代围棋的一些差异。在中古棋的思想中,胜负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中古棋的核心思想,是“穷其变”!而现代职业围棋思想的。”

“你……”

李小强和林梦雨正在校园里卿卿我我。突然碰到两个老熟人,他们正是林梦雨现在的同学,李小强上辈子的死党,韦涵和燕清两位。现在都已经是大三了,这两位还是孤家寡人,因此只好像好基友一样混在一起天天瞎逛。

“浪子,你们俩在瞎逛啥呢?”

“哟!是老七,老七回来了。这次赢得漂亮,下个月一定要把曹燕子斩落马下呀。”

几年下来,李小强已经和自己原宿舍的哥们已经非常熟稔。他们连称呼都没改变。不过还好,李小强总算从“小七子”升格为“老七”。

“好啊,你们这次是去金陵实习是吧。正好8月份有个比赛在那下。如果我能夺冠的话,到时我去你们那边庆祝一下。”

“切,你想找我们林大美女就直说,拉我们当什么挡箭牌呀。”

大家又闲聊几句,最后李小强告辞。他拍拍燕清的肩膀:

“好了,我明天还要去外地,准备和马小飞下棋王战,今天就到这吧。记住啊7?训练室中。

“老大,晚上聚餐的地方已经定好了,还是我们经常去的那间酒楼。啧啧,现在想宰你一顿可真不容易??看来,李石佛对自己第4局比赛采用的布局好像也是不够满意啊。他刚才下的这步棋,其实就是对自己前一局下法的修正过来找你。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估计这餐饭都要拖到年后了。”

“放心吧,今天晚上的聚餐误不了。刚才我特意问了华老师,今天晚上没有什么活动……就算有我也不去,我请华老师帮我挡驾了。今天咱们哥几个好好喝一顿。对了,小猪,你叫刘二他们订个大一点的房间,晚上我那几个高中同学也要过来。”

“好嘞,我这就过去。”

比李小强小2岁的罗神猪现在长得胖敦敦的。虽然他的双眸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灵动,棋力也在迅速飞涨。不过由于他生性不好动,再加上不修边幅。“邋遢猪”的名气倒是在棋院越来越响亮了。当他听到李小强说赵大宝和林梦雨他们要过来的时候,他的眼珠飞快的转了转,在整个训练室中兜了一圈,冲李小强神神秘秘的一笑,然后闪身走人。

让李小强没想到的是,罗神猪刚离开这间训练室,他哗啦一下就被邵伟刚和刘青他们围住。

“小猪快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是啊是啊,老大这两天搞得神神秘秘的,讲个棋还不让我们看。我就搞不懂了,老大为什么要这样。你刚才看清楚了吗?他们俩在那单独相处,他们真是在摆棋吗?就没干点别的……”

“咳咳,我进去的时候,表面上那是一切都正常,看不出什么破绽,看那副模样。他们摆棋倒是在摆棋,不过呢……”

“不过什么?”

见周围的小伙伴一个个都急切的八卦模样,罗神猪买了一个关子,他稍微停顿一下,然后洋洋得意地说道:

“不过呢……我看到那个由香里啊,当时那是两眼放光,脸上红扑扑的,一副很激动的样子。你们说,老大到底和她说了些什么呢?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哈哈!哈哈……”

“啊?!……”

“呵呵呵……”

从韩国载誉归来以后,距离92年的春节已经不远。年关将至,按照国内的习惯各方面的事情本来就比较多,各类总结,??别忘了,在这个领域小强也很强,他的思维之慎密一直让人惊讶。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俩在这个领域的比拼,在这个领域较量的结果吧……”

那么事情的进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棋局的进程并没有出乎聂旋风的预料。当李小强结束长考之后,但他开始在棋盘上落子。他确实没有找到很好的反击手段,而是和李石佛展开了漫长的官子争夺。

虽然说并不情愿,但是李小强也没有办法。当然,李小强的“不情愿”,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忌惮?李小强看来,现在的自己,那就像一个珍惜大熊猫一样,供众人频频围观,让大家评头论足,最多引来一两句啧啧赞叹声……李小强并不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人,因此这样的感觉,实在是谈不上怎么舒服。

不过没有办法,国内就这样的体制,咱老百姓也就喜欢这个。而且李小强知道,尽管自己不情愿,但是这样的程序,对推广围棋还是有益的。作为一个竞技项目,成绩越好,所处的环境就越宽松,也更容易受到重视。因此哪怕是为推广围棋这个角度出发,李小强也愿意配合做这些自??他想在布局阶段就下得积极一点,他有意注意一下实空对比方面的平衡,不让自己一直处于一个“追赶者”的角色。以上这些,就是聂旋风他们对李石佛这步“变着”的解读。

“真是有趣,有了石佛的这步棋以后,整个局面就会显得比较均衡吧?那么今天我们是会看到一盘‘功夫棋’吗?如果真下成这样的话,那我还是更看好石佛的,因为石佛什么都会,对于这样的‘功夫棋’,石佛同样非常擅长。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棋盘上的巫师’会不会答应了。”

面对李石佛的“变招”,除了中方人员在那分析里面的深层次涵义外,韩国棋手这边同样也在议论纷纷。说这话的,是今天特意从汉城赶到比赛现场的徐奉洙九段。韩国棋手这边的判断和聂旋风一样,虽然李石佛的下法总体上还是以“坚实”作为基调。但是他的?中国围棋“天元”,将在他们两位之间产生。

这是由李小强VS聂旋风啊!

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番棋赛自然是备受关注,自然被很多人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在大家的印象中,李小强虽然在国内赛场中和聂旋风交过手,但都是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比赛,像这样在决赛中碰面,特别是番棋赛的决赛,这应该还是第1次。因此这样的比赛足够吸引眼球,甚至被部分好事者视为国内棋坛真正的“第1人之争”。

当然,除了“天元战”的决赛以外,另外一个更受关注,级别更高的比赛也将在年后马上启动。那就是第2届“应氏杯”赛。在过完年后,第2届“应氏杯”很快就要在申城开幕了。

要知道,由于“应氏杯”是华人举办的世界大赛,也由于它的超高奖金,被誉为“世界棋坛的奥运会”。在国内引起的重视程度,其实还要超过“富士通杯”和“东洋证券杯”。

在这年头,世界棋坛只有这三大赛事。只有这三大赛事的冠军,才能被称为“世界冠军”。由于李小强已经连夺前两项赛事的冠军了,那么大家自然就会联想,李小强能不能一鼓作气再次夺得“应氏杯”的冠军呢?在成为世界棋坛“全冠王”的同时,开创一个“李小强时代”呢?这样的话题当然足够让人产生遐想。

对于聂旋风来说,由于在很多人看来,聂旋风在第1届“应氏杯”上的失利,完全称得上是“大倒热灶”。那么在第2届比赛中,聂旋风能不能够东山再起?从而成功完成自我救赎呢?这同样也是非常引人关注。

“天元战”决赛和“应氏杯”,在年后差不多是穿插着进行的。因此两个人的表现,自然是非常引人注目。

当然,这一切都还要等到年后。不过就在年前,就在李小强准备回老家过年的前几天。李小强的某些举动同样在小范围内引起的波澜。而这一切,就要从李小强回国后的第3天,梅泽由香里找到李小强说的一次话讲起。

“李桑,祝贺你再次夺得世界冠军。你真了不起!”

“呵呵,谢谢,谢谢……对了由香里,你在中国感觉还好吧?你们的‘春季大手合’马上就要开始了,衷心希望你这次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我这次就是专门为这个来的。李桑,我这次就是特意来通知你,再有一个星期左右,我将结束在中国的进修,回日本准备大手合比赛了。谢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

“哦。”

李小强知道,所谓的“大手合”,就??由于李小强非常清楚自己的“功力不足”,因此他总是喜欢把局面导向复杂化。虽然在最近一两年来,李小强下棋没有什?应该马上就要开始了。因此梅泽由香里选择在中国的春节前回日本,这应该也是非常正常。

“由香里,你这次好好下啊,不要让我们失望。在4月份的时候,我要去东京参加第5届‘富士通杯’,真希望那时为我记谱或读秒的,将是新出炉的‘梅泽初段’。哈哈哈……”

在这一刻,李小强回忆起和梅泽由香里交往的点点滴滴。严格说起来,李小强和梅泽交往的开始,就是从梅泽为李小强记谱和读秒开始。因此李小强才会开这样的玩笑。

听到李小强说起过去的事,这一刻的梅泽由香里好像也陷入了回忆。也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这一刻的梅泽脸色变得微红,甚至还不易觉察的瞪了李小强一眼。不过她异样的神色只是一闪而过,李小强并没有注意到。随即她说起了正事。

“李桑,在中国这段时间内,大家对我很好,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自己也感觉收获很大,现在的我应该是有进步的。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一想到要参加大手合比赛,我又没有什么信心了,起码心里不是很踏实……小强,你说我这次真的能够成功定段吗?”

“哦?”

李小强现在才知道,梅泽原来是来“求鼓励”来了。李小强倒是认为,梅泽现在的心态也很正常。梅泽那是什么人?那是多次参加定段比赛的老油条,属于“年年大热,年年倒灶”的那种。要说这种类型的棋手,在后世国内定段赛的赛场也很常见,因此也不算什么稀奇。

在李小强看来,自己为梅泽制定的,可能是为她量身定做,自认为“最科学”的训练方法。不过实事求是的说,你要李小强现在打包票,拍着胸脯保证现在的梅泽就一定能够定段,那李小强还真不敢。

要知道,现在的梅泽已经19岁了,早就过了公认的最佳定段年龄。也就是她的情况特殊,这要是在国内,她这种情况很可能早就被“劝退”了。另外一个,按照围棋本身的规律,到了梅泽目前的水平,实际上是一道非常难迈过去的坎。业余高手到职业初级,这个界限本来就很难划分。梅泽按照自己的方法,在国内训练了那么几个月的时间,她的水平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呢?李小强也不敢说自己一定有把握。

“用个什么办法,再帮她增加一点把握呢……”

在这一刻,当李小强面对梅泽由香里期待的目光,李小强低下头静静的想道。

好一会,李小强终于想了个办法。只见他抬起头,微笑着对梅泽由香里说道:

“由香里,你就放心吧,本来按照你现在的水平,通过大手合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呢,你现在在中国的训练还没有结束,这最后一个星期,就将由我来对你进行特训了。我想通过这最后的特训,你一定能够顺利定段。”

“啊!真的是这样吗?那真是太感谢了。小强,谢谢你……”

接下来的几天,李小强还真的对梅泽由香里展开了所谓的“特训”。也不知道李小强怎么想,他还抆钟,然后他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随即陷入了长考。

当李小强的这步棋传到对局室。刚才还显得比较沉闷的观战室突然又热闹起来,观战棋手们开始对这步棋展开了热烈的研究。

第3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的决胜局。随着李小强落下了全局的第28手棋。

一场由李小强主动挑起的战争,开始了!

作者感言

七死八活

七死八活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