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氏杯”8强赛结束,李小强回到国内,这时,整个92年也差不多走完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
进入92年最后一个季度,李小强成了中国棋坛的大忙人,是真正的大忙人!
在职业棋坛,所谓大忙人就是状态好的代名词。你能一直赢棋,你能够保证在各项棋战中都能存??的女棋手,估计在抽签结果刚刚出来的那一刻,李石佛可能就已经把这盘棋的胜利预定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输。
不过实战一交手,李石佛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面前的对手比自己想象中的厉害得多,也强硬的多,结果在心理状态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的情况下。李石佛悲剧了……
当然,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理由外,李小强还知道一个原因,那就是棋风相克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李石佛好像特别怕那种“直线不用担心参赛资格,这个比赛是必须参加的。
以上2个都是个人赛,另外一个,是今年新增的一项团体赛,首届“三国擂台赛”也即将打响。因为是新增世界大赛,中国棋院非常重视,基本上派出最强阵容出战。目前中方的参赛阵容已经确定,聂旋风,马小飞,刘大锤,曹大方加李小强,就是首届三国擂台赛的中方参赛阵容。
和中日围棋擂台赛稍微有点不同的是:三国擂台赛的出场顺序不固定,没有所谓的“主帅”或“副帅”的说法。只要在每场比赛开赛前,提前2个小时通知对方是谁出场就可以了。因此李小强目前的出场时间未知。不过作为李小强自己来说,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最小,该谦让的时候还是要谦让。他还是很想以先锋的身份出战。当然,这个首先要做通管理层的工作。
以上是国际比赛部分。国内比赛:目前“棋王战”,“国手战”,“名人战”也渐入佳境,都到了争夺最终挑战权的关键时刻了。在这三项比赛中,李小强居然都有机会争夺挑战权。在前几个月中,李小强其实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像这种国内比赛,前面几轮比赛其实并不受关注。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吸引一点点眼球……因此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李小强狠狠的在各大媒体体育板块或围棋板块刷了一把存在感。这样一来,就让人觉得现在的李小强真的很忙。
从韩国回来后,国内棋坛的主角变成了李小强,聂旋风和刘大锤三人。首先进行的是“国手战”挑战者决定战,由李小强对阵刘大锤。在这场比赛中,李小强顺利击败对手。这样一来,李小强再次获得1个和马小飞下五番棋的机会。不仅如此,李小强的连胜记录还在继续,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
不过到了这时,李小强在国内赛场终于输棋。首先是“棋王战”,李小强被聂旋风击败,和马小飞的“十五番棋战”成为泡影。
所谓祸不单行,在“名人战”循环圈中,李小强也遭到阻击。阻击,李小强的正是刘大锤。这样一来,整个“名人战”循环圈的形势也变得扑朔迷离。
“名人战”循环圈由8位棋手组成。在输给刘大锤之前,李小强的形势本来一片大好。他不仅以5胜0负的战绩独占鳌头,而且这5胜中还包括赢了聂旋风一盘。进入今年以来,李小强和聂旋风正式交手已经达到8次,超过以往对局总和。双方以4比4平分秋色,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输给刘大锤以后,李小强,刘大锤和聂旋风都是5胜1负。循环圈还剩下最后一轮比赛。李小强想要获得挑战权的话,还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在最后一轮中,刘大锤的对手正好是聂旋风。如果刘大锤赢,那么他无条件获得挑战权。如果聂旋风和李小强同时赢Z战中,依然会是中韩联合抗日的局面。总体来说,这也是目前世界棋坛的大格局。这种情况,要一直延续到日本“六超”慢慢老去,整体格局才会发生变能赢下最后一场比赛就可以了,不用看别人眼色。
八桂飘香,金秋十月。江南,申城。
在这一个月中,有众多围棋比赛将在这里进行。“名人战”循环圈最后一轮比赛,首届“三国擂台赛”第1阶段比赛。甚至久违的第7届“中日围棋擂台赛”都将在这里设置赛场。因此国庆刚过,李小强和众多国手就来到这里,静静等待比赛的来临。
“小强,你快来看,日本人又给你取外号了。哈哈,变幻流?这个外号听上去还是不错……”
进来的是张大记者。在这之前,李小强本来是在和马小飞,刘大锤他们有说有笑的。大家在一起谈论即将到来的“三国擂台赛”。见张大记者兴冲冲的走进来,大家停下了刚才的话题。李小强瞄了一眼,见张大记者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好像是日本最新一期“棋道”杂志。
“哦?拿过来瞧瞧,看看日本人是怎么说的。”
见张大记者进来,马小飞和刘大锤笑嘻嘻的接过杂志翻看。在中国国家围棋队,大多棋手都懂一点日语,像李小强这样不懂日语的很少见。不过日语中大量使用当用汉字,再加上各种棋谱和图片,连蒙带猜也能看懂一点。
见马小飞和刘大锤在那兴致勃勃的翻看,李小强也装模作样凑上去。在这最新一期“棋道”杂志中,登载了一篇比赛长评,这场比赛,正好是李小强在“应氏杯”中淘汰赵治勋的那场比赛。
棋评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李小强注意要:棋评的主讲者居然是藤泽秀行和小林光二2位日本棋圣,再辅以依田纪基和小松英树等年轻棋手。棋评的篇幅也很长,可见“棋道”杂志对这篇棋评的重视。
“呵呵,这篇棋评都说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场比赛的?”
简单的东西能看懂一点,但是具体的日本文字,李小强就抓狂了,因此他有此一问。刘大锤冲李小强一笑:
“还能有什么,不就是你把他们赢得太狠了。你要知道,目前日本最强的两位,就是小林和赵治勋,可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两位在你手上开不了和。你说他们郁不郁闷?这盘棋评,无非就在分析你这家伙到底厉害在哪里。也没有什么新意,这里面的话啊,其实从去年开始,都已经是陈词滥调了。”
“赵治勋在‘变幻流’中迷失自己……”
这个时候,马小飞也笑嘻嘻的过来凑热闹:
“……这个‘变幻流’是小林光二说出来的,他在文章中对你大加表扬,说你在这盘棋中,‘小林流’居然用得比他还好,他对此深表佩服。还说你的棋路变幻莫测,让人很难捕捉到你的弱点。所以他才把你的棋称呼为‘变幻流’。行啊,小强,你现在可是够威风了。你要知道,在外号中加个‘流’字可不简单,在日本人看来,你现在已经是开宗立派的一代高手……”
“嘿嘿,小林光二说的不算数……”
李小强心里得意,口里却在谦虚。李小强心想,目前还好不是网络年代,不管怎么说,这个“变幻流”起码要比什么“僵尸流”或者“地沟流”好听多了。这如果要是网络年裁判长吴清源先生。
自从答应应老先生担任这个“应氏杯”的总裁判长以后。吴清源先生不顾自己的年事已高,从没拉下过任何一届“应氏杯”的比赛。
今天的吴先生现在兴致很高,他难得的对自己这些后辈棋手进行了一番点评。而他的一番话,也让围在他身边的记者大为兴奋。要知道,吴清源可不像藤泽秀行那个老神棍。老神棍才最喜欢对后辈棋手品头论足。而吴清源先生呢,他往往更喜欢说“棋”,而不怎么愿意说“人”。
比如在围棋界,“曹燕子第一,马小飞第二”,还有这几年“李小强第一,李石佛第二”这种出自藤泽秀行之口的著名论断早已家喻户晓。但是出自吴清源之口的评价,例如他认为“曹燕子第一,大竹英雄第二,林海峰第三”这种评价却流传不广,在围棋界内部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在围棋界,有不少媒体喜欢把棋手分为2大类,一类是感觉派,或者说是艺术派,一类是实战派,通常也称为胜负师。如果真要较真的话,这样的分类其实根本就不靠谱。不过没有办法,既然大家都这样分,叫的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成自然。
像这样的分类,在有些棋手上不好分,比如像吴清源先生,你根本就不好说他到底是艺术派还是胜负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但是在另一部分棋手上,这样的分类好像又恰如其分。
比如像藤泽秀行,像大竹英雄,他们是标准的“艺术派”。而小林光二和赵治勋就和他们相反,他们是“胜负师”的典型。
在早些年的日本棋坛,“华丽秀行”虽然作为“艺术围棋”的代表被人称道。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当年,还有两个“艺术派”也很有名,他们两的名气不比藤泽秀行的名声小。
其中一位,是被人称为“局部感觉天下第一”,“无冕的帝王”,“棋精大师”的娓原武雄先生。
而另外一位,就是被称为“变幻的山部”,“山部魔术师”的山部俊郎先生。
马小飞刚才说的“变幻流一世”,指的就是这位老先生。马小飞为什么用这位老先生来取笑李小强呢?这是因为这位老先生名气是很大,但职业生涯的成绩就有点拿不出手。这位老先生的最好成绩,应该是获得过日本“本因坊战”的挑战权,不过现实很残酷,他在那届“本因坊战”中,被坂田荣男4比0零封。成就了坂田荣男在“本因坊战”决赛中一波17连胜的大记录。
现在马小飞把这位老先生拿来和李小强比较,也难怪李小强的脸会垮了下来。
“喂喂,我说小强,你不会真的是在生气吧?”
“哪里,我就是在想,他们的名气既然那么大,那为什么总是没能取得好成绩呢?在他们的围棋中,到底存在什么缺陷?”
“哦?”
听了李小强的话以后,这下大家来了兴趣。包括张大记者在内,大家兴致勃勃的探讨起“艺术家”和“胜负师”的区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