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和雷雄一营汇合的时间远比他想象的要快。
刚刚离开黎城不到3里路,就看到了搅起一路烟尘的车队。
如果不是望远镜中能看到那上面站着的、趴着的、挂着的一堆人全穿着蓝色军服,郭守志差点儿都要下令阻敌了。
是的,开的虽然是日本车,但其上的却是中国人。
雷雄率领的一营已经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其击溃日军的时间甚至还早于神头岭之战!
原因是来自涉城的日军实在是太‘兵贵神速’了。
涉城距离黎城不过20多公里,距离更近只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位于涉城的日军恰巧有108师团所属的骑兵联队一部,以及辎重联队一部。
日军的骑兵联队放在常设师团,那是真正的骑兵,拥有战马和马刀!战马这玩意儿有速度有耐力,骑兵骑在上面冲锋也极富冲击力,哪怕是在热武器主导的战争年代,若没有足够的连续火力,机动力极强的骑兵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中国战场,或者更确切点说在北方战场,中国军队那个火力强度,对上日军骑兵,那真的是一言难尽!
但众所周知,战马可是金贵玩意儿,想保持马儿的力量速度,那得吃好喝好,光是给把青草可不成,黎城县城日军辎重仓库囤积了数万斤大豆、玉米等精饲料,就是给战马和驮马准备的。
而日本陆军为了这次中日战争,1937年全国总共24个师团,投入21个,到了1938年,全国34个师团,投入了32个,占据了全国陆军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消耗太大了,总得想办法削减开支,尤其是御前会议上日本陆军还有日本海军这个‘一生之敌’不断扯后腿,十七个常设师团的开销那是谁也动不了的,那些个师团长后面可都有大佬罩着,那就只能拿二线师团动手了,比如108师团这样的常设师团。
所以,108师团所谓的骑兵联队,其实是摩托车和战马的混合体。
说白了,像第5师团这种常设师团的骑兵联队,麾下拥有4个骑兵中队,那是实打实的拥有数百匹精壮战马的骑兵,但108师团这样的,两个是真正的骑兵中队,另外两个,靠骑摩托车来凑。
反正从机动性上来说,大家都差不多,不用人两条腿来跑,唯一区别是摩托车只喝油不吃精饲料,那可省钱多了。
再说日军的辎重联队,如果对标目前西方世界的德、英、法,那装备着大量驮马、大车的日本陆军后勤就像是土包子遇到了未来的马云,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可若是和中国军队比起来,那转眼就升格为土财主,每个辎重联队,都拥有卡车超过100辆,就是校长麾下嫡系部队都不敢想的配置。
所以,涉城方向的日军收到黎城求援,立刻组织了两个步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二十多辆边三轮摩托车搭载着近百名日军,十三辆卡车搭载着四百名日军、拖着两门火炮,携带着4挺重机枪,总兵力超过500人的救援部队浩浩荡荡赶往黎城方向。
涉城和黎城之间的公路虽然坑坑洼洼,但只要卡车不飙车,以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是足够了。
原本,按照这个在中国战场上完全可以称之为‘机械化’部队的速度,可以在一个半小时之内抵达战场。
但这股日军可比从潞城出发的1500日军谨慎的多了,先头的摩托车和卡车之间的距离超过2000米,而且每到险要地段必停下车搜索,这也是这数月来被921师袭扰式打击给搞怕了。
虽然这会拖慢增援黎城的时间,但站在日军的角度,谁也想不到拥有坚固城墙和1000兵力的第六步兵大队连一个多小时都撑不到就陷落了。
何况,要爱人必先爱己,如果自己都玩完了,谁去增援黎城?
这股日军的指挥官有着足够的人生阅历积淀,从根本上避免了自己被伏击的命运。
雷雄早在进入战场之前就派出了特战中队的特种兵,在观察日军行军方式之后,也立刻蠼上来说,不是和日军2000主力接上火。
769团主力按照原计划,是抵达位于潞城西9公里的北干岭组成正面防御阵地,那是程旅长在半月前筹备神头岭伏击战时亲自潞城至黎城路途上实地? 雷雄选择阻击日军的位置叫鱼背峪,就在黎城和刚被日军占领的东阳关之间,距离东阳关大约6公里,距离黎城7公里。
光是听鱼背峪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儿大概是个什么地形了,站在距离此地数公里远的那个最高峰上发,可以看到这一块地形犹如一条鱼,狭窄而修长。
看着是挺合适的伏击战场。
不过,别想什么从公路两翼攻击了,公路两侧都是光溜溜的石头山,就是攀爬好手也很难短时间攀爬上去,交战双方光是抬头看看,就已经放弃去争夺什么制高点了,就这山,不用什么子弹,光是爬都能摔死一大半上。
但,原本就挺弯曲的公路在这里不得不来个近乎90度的大转弯,因为这里有座小山包,同样的玄武岩材质,放在未来,指不定就是一个隧道穿过,或者干脆全部爆破掉完事儿,可这个时代,只能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前屈服,公路绕着山边转弯。
而这座山,就是雷雄选择的阻击主阵地!
赵大强的一连,就是驻于该阵地上的主力连,配合他们作战的则是一营的火力支援连,所拥有的重机枪为6挺,轻机枪10挺!
这只是明面上的轻重火力,在小山背后400米,则是82式迫击炮8门,150重迫击炮2门!那是雷雄手里压轴的大杀器!
将近百名骑兵,负责守卫炮兵的安全,而另外两个步兵连,3连被留做预备队,卫东来的2连则早在1连疯狂构筑工事之时就在向导的带领下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小路上穿行,他们将在位于战场的3000多米外的一处对残敌展开另一轮无情打击。
雷雄的思路是,哪怕是硬干,也要干得日本人肝肠寸断,让他们知道,离开火力优势,他们啥也不是。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当日军由8辆摩托车组成的第一波尖兵部队刚绕过小山头,伴随着赵大强的枪响,战斗打响了。
四行团打这种山地战,唯一的短板就是没地雷。
按唐刀的战术设想,战斗不应该由枪声发起,而是由路边被引爆的地雷开始,剧烈的爆炸不光能在第一波就把对手给炸懵了,更能将公路给彻底破坏,堵住对手的去路。
想前进脱离火力打击范围可远比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要容易的多。
可惜,地雷这种装备虽不是高科技玩意儿,但以四行团目前的工业水平,还真搞不了,小何老师属下的团队现在在有限的机械加工水平下,也就能搞搞简单装备改造。
想真正开始制造,那得有各秧轻重机枪的扫射,基本都会有步兵小分队伴随的保护,也很难被中国士兵单兵携带的炸药包给炸毁,自身携带的两挺7.7毫米重机枪完全成为两个行走的重火力点。
许多场战斗,都是以94式轻型坦克开路压制中国人的轻重机枪火力点,掩护步兵冲锋,从而获得最终胜利。
可在这个战场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中国人没有贸然用什么炸药包和手榴弹集束,丢出的竟然全是燃烧瓶!
如此之近的距离,猝不及防的每辆94式轻型坦克冰冷的躯体上,都中了最少五枚燃烧瓶!
如果只是装甲上被那些流动的火焰??,被设计为弹片杀伤型的甜瓜式手雷虽然装药量少,不像德式长柄手榴弹那样能把人炸飞,但四处飞舞的弹片绝壁能让毫无遮掩保护的步兵绝望。
尤其还是那么多的情况下。
等后面的日军咬牙切齿的反应过来,位于小山上的一连已经用一波弹雨和手雷风暴将最前面的一批日军给解决了。
中国人,在这里设置防线了!
其目的,不外乎阻止帝国陆军增援!位于后方的日军指挥官很容易就获得答案!
遇到这种状况怎么办?
必须得打啊!对于崇尚武勇的日军来说,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南墙,就算是有,也不应该属于中国人。
是的,你可以说日军残暴,也可以说日军毫无人性,但要论对上级长官军令的执行力,这个时期的日军,绝对是全球军队的前列。
当然了,太过自大,也是诞生这一心理的主要因素!
而且,这种近乎于铁头的执行力是从上到下的,哪怕是贵为中将、大将。
未来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的衡阳会战,就是这一心理下影响下日军最铁头之战!
该会战中,中国军队为一步兵军总兵力1.7万人参战,而围攻该城日军达五个师团10万余人。
就双方兵力对比而言,这一战甚至超过了半年前67军在松江小城力阻日军第十军四昼夜的兵力比。
中方必败无疑!这是开战前东西方所有关注这一战的军事家们的预测。
然而,他们预测对了结局,却谁也没想到过程会如此血腥!
这一战,竟打了47个昼夜!中方守军由1.7万人变成1200,而日军呢?战死2万,伤者近6万,连第68师团师团长左九间都战死,双方战损令人瞠目结舌!
以至于打到最后,素以铁头而闻名的日军都服软了,主动公开承诺,只要城内残军投降,他们将不会对城内伤兵和还活着的平民有任何侵害!
这恐怕是中日战争史上第一次日本看似获得胜利却又貌似距离胜利很遥远的战斗。
但无论怎么说,日本人的铁头气质,在这场绞肉机式的城池保卫战中暴露无遗,他们原本可以不这么硬攻的,但为了彰显帝国武勇,他们拼了。
于是,头破血流!
那样的仗都能打,就眼前一座小山,一些中国人,就能阻挡他们增援友军的决心?怎么可能?
将汽车停在距离战场1500米外的山路上,两个步兵中队拖着两门步兵炮和4挺重机枪,就杀向战场!
那气势,杠杠的。
于是,他们就遭遇到了赵大强一连的迎头痛击,6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网让日军步兵都懵圈了。
这八嘎的是和一个中国步兵团作战嘛?
幸好,他们还有两门步兵炮!
火炮一出,中国人就会完蛋,这是日军已经习惯了的战斗模式!
连续数团硝烟在被灌木丛铺满的山头上腾起,被轻重机枪压得头都抬不起来的日本步兵们那会儿差点儿没激动湿了,说的是眼眶!
眼瞅着板载的欢呼声就要在中国的大山间萦绕,“轰!轰!轰!”一片弹花在日军两门步兵炮所在区域腾起。
8门82迫击炮和2门150重迫击炮之所以在战斗打响前十几分钟都保持缄默,就是在等待日军的步兵炮。
因为山路曲折的原因,日军的步兵炮绝不会停留太远,事实是,为了保持命中率,两门步兵炮竟然被推到了距离一连阵地500米处,位于高处的炮兵观察员用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发现日军炮兵所在区域。
8门迫击炮集火炮击的强度,根本没给两门92步兵炮转移的机会,仅5分钟,这个步兵炮小队就已经成了过去式。
若目瞪口呆的日军指挥官此时但凡头脑清醒一些,率领步兵们掉头就跑,超过400人的兵力让卫东来的2连估计也无可奈何,顶多也就在其伤口上撒把盐。
可惜,并没有!
“不要担心,中国人的炮弹不会太多!”眼瞅着自己最重要的重火力——步兵炮完蛋,时任108步兵联队第3步兵大队第1步兵中队的高桥才空大尉竟然给属下们来了这样一碗毒鸡汤。
没有一休的头脑,还犯了一休哥的病,高桥才空完美的演绎了一把高跷踩空是啥后果。
这取名吧!也是个技术活儿,真不能XJB来。
已经暴露的8门82式迫击炮好好的让日军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他们的炮弹不会太多。
在超过半个小时的攻防战中,8门82迫倾泻了足足300发炮弹,带走了最少150名日军的生命以及4挺重机枪。
到这个时候,高桥才空这才考虑他是要爱己还是爱人的问题,然后,2门终于收到日军卡车位置的150重迫开火了。
仅用5发炮弹,就将4辆日军卡车炸成了漫天飞舞的零件,将日军停留在山路上的卡车队列全部堵死。
‘八嘎!留下第一小队阻敌,其余全部撤退!’高桥才空脸色灰败的下达军令时,才痛苦的发现,他麾下仅存200人,差点儿都没凑齐一个步兵中队。
然后,原本‘机械化’气质十足的日军残部彻底回归了两条腿,跑得飞起。
不跑是不行的,留下的那个步兵小队仅用了3分钟就被彻底击溃。
因为雷雄竟然‘丧心病狂’的命令10门火炮对该步兵小队的防线进行洗地,简直败家到令日本人也为之心痛,中国人这是疯了啊!
日本人当然不知道,雷雄是对停留在山路上还没有被炸毁的卡车有了想法,为了不让日军有时间对卡车造成破坏,他必须得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当冲锋号吹响,‘轰隆隆’的马蹄声在山路上响起,高桥才空差点儿没吓尿,中国人竟然连骑兵都有,他这是遇到了什么神仙部队?
顾不得炸毁还在山路上停留的卡车,当机立断离开公路往大山里钻的日军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尚能开的8辆卡车和13辆摩托车。
摩托车其实操控很简单,一营里原88师的老兵们大多都摆弄过,卡车稍微难驾驭一些,但特种中队来的特种兵们在四行团这次千里行军途中都接受过驾驶训练,临时当驾驶员把大家伙拉回去还是没问题。
就是需要拉的人有点多,一辎财货的丢失,他更愿意保住危在旦夕的小命吧!
做为辎重仓库,当然不会少了“称”这个物件,再次丢了格局急于知道快把自己眼睛闪瞎的金子有多少的李九斤、硬是亲自亲自搬了个磅秤过来!
天知道这厮是怎么搬着七八十斤重的磅秤还狂奔的,反正目瞪口呆的蔡勇冠表示自己绝壁做不到!
李九斤用小宇宙爆发的事实证明了,在金子面前,所谓格局,就是个屁!
十四个箱子,每箱平均重140斤,总计1960斤,恐怖的重量再度将每个人都震惊了。
金子这种贵重玩意儿,平时可都是按两来计算的,而就算如此,站在屋里的人也没几个人亲眼见过一两以上的金子。
唐刀倒是收过128师师长送给四行营的十根大黄鱼,但那也是没经过他的手就拿去换了现大洋。
而现在,却是以上千斤的方式摆在所有人面前。
发财了,所有人都在心中怒吼。
那种瞬间传遍全身的幸福感满的不行。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樌数十公里外甚至百公里外的日军随时可能以更大规模增援战区。
黎城仅仅只靠两个步兵连驻守,兵力着实太单薄了,唐刀和龚少勋商议过后,决定以雷雄为黎城方向第一指挥官,统率麾下一营以及炮1连炮2连一部,驻守黎城,并负责指挥所有运输,炮2连连长程铁首为其副手,携麾下一个机关炮排,三个高射机枪排,负责黎城运输线防空。
若日军援军再自涉城方向开来,那一营将全营赶赴东阳关,以那里为阵地阻击日军,不惜一切代价阻敌,直到黎城方向辎重全部撤离。
带着胜利汇合的四行团主力没有立刻快速行军,而是全体于山间休息吃早饭。
小山头上,只有唐刀和雷雄两人。
山下,是一列列坐在草丛中的四行团军人,被命令暂时休息的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手里拿着各营连炊事班送过来的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和菜汤只是其一,攻击黎城大胜才是最主要的。
关键是仗打赢了,伤亡还不多,一个饭桌上吃饭的弟兄们大多都还在自己身边。
整个黎城之战的伤亡在一个小时前就统计出来了。
负责攻击黎城城墙的二营和三营总计伤亡不超过100,其中二营牺牲官兵16人,三营牺牲24人,轻重伤合计52人。
做为攻方,和守方的伤亡比率竟然达到惊人的1比10,这种结果是令谁都想不到的,包括他们自己。
这当中当然有战术的胜利,城内特种兵攻击日军大队部使得城内日军失去统一指挥只能各自为战,相当于被彻底分割的日军作战体系支离破碎,只能悲剧的被一一击破;但更多的却是火力优势的体现。
四行团为了此战,投入了大口径火炮4门,82式迫击炮达到14门,步兵炮6门,37毫米速射炮6门,总计火炮数量达到惊人的30门,反观日军,却只有可怜的2门92式步兵炮。
而且,直到日军辎重兵投降,他们位于辎重仓库中的几门备用火炮也还躺在木箱里在黄油的保护下锃光瓦亮的。
数十倍于日军的重火力优势下,日本人不死谁死?
只是,欢欣鼓舞的四行团官兵们没法知道,他们的两位最高指挥官却在高处满脸肃然。
“雷兄,我们不知道日本人究竟有多大决心,会集结多少兵力,也不知道他们能在什么时间点赶到战场,但我知道,想吃掉由潞城出发的日本2000大军,光是靠683旅,恐怕还不够,而且日军在长治还有最少2000人,若等到他们参战,战局或许会陷入僵持。
而以现在日军的实力,我们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那等待着我们的,或许是一场涉及到整个晋东南的血战,整个921师,川军21集团军,我四行团,全部被迫拿出老本,但日本人在晋省,可不止一个108师团!”唐刀站在一座小山上,脸上一片肃然。
此时的战况,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就像亮剑中的老李一样,压根没想到自己疯狂一战会让整个晋西北打成一锅粥。
唐刀倒是有足够自信,就算108师团主力集结,晋东南有921一个步兵师外加21集团军一个步兵师再加上四行团,两师一团的总兵力近三万人可以和日本人打一个平手,可那样的话,位于晋东南的中国军队主力将会遭遇重创,而日本华北方面军却还有足够的兵力增援。
或许,这无意中正符合了此时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战略,寻求与中国军队主力的决战。
不管黎城、潞城方面歼灭了多少日寇,最终的结局却是,战术上打赢了,战略上却是输了个干干净净。
所以,想解决这个困境,唐刀必须带上足够的兵力,快刀斩烂麻,迅速解决潞城之敌,等108师团主力抵达,让他们体会一下黄花菜都凉了的感觉。
只不过,这样的话,负责留守黎城的雷雄手上兵力就只有区区一个步兵营和有限的几门火炮,远方已经开始集结的日军一旦足够坚决,他就很困难了。
最坏的可能,一营所面对的,或许是一场死战!
可对于唐刀来说,这样完全不在他掌控能力范围之内的战场,他也只有一个人可以信任,那就是雷雄,从他来到这个时空以来,就和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虽然军令已经下达,唐刀也必须跟他说清楚。
“一营保证完成任务!”听唐刀说完,亦是脸色肃然的雷雄却没有丝毫犹豫。“不过……”
“你说!”唐刀微微有点意外。
雷雄个性粗犷,年轻时也是个刺头级人物,当年和唐刀一起说违令就违令了,却是极少有已经答应完成军令还要提要求的时候。
“团座,若是我战死了,我的娃,你可得像你上次答应我的,收他当干儿子!”雷雄挠挠头,说道。
说收雷雄还在家乡的小子当干儿子,那还是给唐刀庆祝定亲的时候,几个军官给唐刀敬酒说祝他早生贵子,深知战争绵长的唐刀摇头感叹,说在这个战争年月生了孩子,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儿。
这纯粹是因为唐刀终究还是来自未来,他知道战火对于孩童来说意味着什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还没啥,时刻被死亡阴影笼罩才是最可怕的,尤其还缺医少药,一些高级将领的孩子都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夭折。
那对于为人父母者来说,打击真的是太大了!就像那位军神,他不过几岁的可爱小女儿死于一场阴谋暗杀,但直到他去世,也没找到真正凶手,可谓是心痛数十年!
唐刀不是神仙,他没法守护住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那些不断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他再心痛,再无奈,也只能看着他们离开,他唯一能做的,只能坚定的率领剩下的人继续战斗下去。
“晚点儿生也好!”已为人父的雷雄却是能理解唐刀的心情,于是主动说:“那不如那天见到我家小子,你当干爹好了!不用急着生,你也能当上爹!”
“一言为定!”唐刀爽快的答应了。
只是,那是以后见到雷雄家眷的事,双方谁也没再提及。没想到,在这个时候,雷雄竟然又提起来了。
显然,他也认识到战况严峻,做好了决战准备,给家里小子确定抱定粗腿,彻底免除后顾之忧。
“呵呵,你我说定的事,怎么可能反悔!你也别整得那般严肃,跟小鬼子真的就能把你雷大团副的一营一口吞掉一样!”唐刀听此一说,脸上的肃然之色退去,笑了起来。
“说一营死守东阳关,只是我部未雨绸缪,我看下熊元此人自遇袭以来,昏招不断,不过是庸将一名,他未必能嗅到决战之机。而且921师刘师长可是我最敬佩之名将,以他的战略眼光,定然知道不能轻易让日寇进入黎城-潞城战区,无法力敌,也必然会想办法延缓日寇进军速度!”
“那说起来,还是团座你责任更重大一些,我一营能不能全身而退,还得看潞城战场方面何时能结束!”雷雄脸色也是一松,展颜笑道。
“雷兄你这就不地道了啊!我是给你减压,你却来个反其道而行之,给我肩膀上加担子!”唐刀指指雷雄,道。
“没办法,谁让你是额家娃的干爹呢!总不能让他多了干爹,就没了亲爹吧!”雷雄耸耸肩,表达自己的无奈。
“哈哈!这个理由竟让我无法反驳!”唐刀笑。“总不能让我那没见过面的干儿子失望就是,我这就带人去宰了那波狗日的,最晚,明日吧!”
“哈哈!好!”雷雄也大笑。
“雷兄!驻地见!”唐刀冲雷雄行礼。
“团座,驻地见!”雷雄回礼。
四行团两名正副指挥官,就在这座小山上,互致军礼,而后各自由两面下山,刚刚汇合的四行团,也将于此地再度分开,各自奔赴战场。
雷雄已经电令卫东来的二连,在袭击完由涉城而来已经彻底败退的日军残部之后,立刻乘胜追击,占领距离黎城10公里的要地东阳关。
工兵连一部将乘摩托车赶往扼守黎城大门的东阳关,提前帮助构筑防御阵地,到下午,经过修整并等到辎重连抵达一营余下的1连、3连、火力支援连以及炮兵部队亦会赶往东阳关。
基本结束袭击战并再度毙杀日军残部100余的卫东来收到军令,立刻放弃打扫战场,全连顺着公路,杀往东阳关。
东阳关顾名思义,就是扼守于涉城至黎城唯一公路上的古代关口,古时建有碉堡要塞,沿山岭建有城墙,凭借坚墙,在冷兵器时代,至少可挡十倍之敌。
但在这个热武器主导的战争年代,光躲在不过数千平方米的关塞内,几乎就是个靶子,21集团军47军一月前受命扼守东阳关,也是凭借周边山地形成阻击阵地才得以和3000余日军血战三昼夜。
日本人在此地也有驻军,不过,随着黎城、潞城、长治等大城彻底陷落,而且距离黎城和涉城都不远,只要不入山野,基本能保证安全,日军在此地驻军不过是一个步兵小队,45人的兵力而已。
位于东阳关两侧的山岭上,虽有川军修筑的简易阵地,日军也只是在其上建立了哨所,并没有大量的派驻兵力。
其缘由当然是,中国军队缺乏火炮,就算聚众来袭,只要能先守住关隘,就能守到援军抵达。
但这也是不足千米外枪炮声隆隆,刺激得该关隘内日军步兵们头皮发麻,也坚定的守在关内的主因。
先前通过关口的500援军,足够强劲的战斗力,才是让日军步兵们还算安稳的理由。
但麻田少尉仍然很紧张,能通往黎城和涉城的电话在半个小时以前彻底完蛋了,小小东阳关成了孤岛,他无法获知外界任何信息。
他只知道凌晨五时黎城受到中国人攻击,涉城方面已经派出援军要从东阳关经过,一个多小时前,由卡车、摩托车以及一部分驮马和大车,携带着超过500人的庞大兵力通过关口。
如此庞大的兵力,就是面对一个中国步兵团都不虚,但为毛半个小时前听到有爆豆般的枪声,还有爆炸声呢?
麻田少尉从士官学校毕业两年,由见习少尉成为正式陆军少尉也有一年了,从枪声的方位就可知,战场距离东阳关已经算不上远,难不成中国军队就在不远处?
一想到这个结果,麻田真知就脊背发凉,他知道,凭借坚墙,他或许能挡住数倍中国人的攻击,但当中国人兵力远超想象呢?
中国军队的火力的确不强,可他们人多啊!更关键是,他就一个步兵小队,拥有轻机枪两挺,掷弹筒两具,步枪36杆,火力也不咋强。
中国人敢对拥有上千兵力的黎城下手,指不定啥时候就会对东阳关进行攻击,至于说刚过去的那500号人,因为放开道路稍晚被其领头的陆军大尉痛骂一顿的麻田少尉本能的不抱有太大希望。
‘一个在战场上无法保持冷静头脑的指挥官,最大的可能是将麾下送进地狱!’这是麻田少尉尚在士官学校求学时,时任该校校长筱冢一男的经典语录。
麻田真知一直深以为然!
如果中国人在去往黎城的大山里建立阻击阵地,恐怕这批援军会铩羽而归。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麻田真知的望远镜里,一群土黄色身影赶着马车沿着公路狂奔而来。
而随着他们越跑越近,麻田少尉的脸色更难看了。
前面那架大车上,堆满的不是什么物资,而同样是土黄色,还在狂奔的土黄色身上,亦是点点暗痕。
身为军人的麻田少尉知道,那是血!
“立刻撤开工事,让他们迅速进关!”麻田真知迅速下令。
这不用说,定然是那500增援黎城的帝国援军在山中受阻,这些不是伤员,就是战死的帝国步兵的遗骸,麻田真知脑补的很快。
虽然他在一个多小时前才被狠狠痛骂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同僚施以援手,个人恩怨绝不会带到战场上,这是帝国陆军的最基本素质。
从这一点上来说,麻田真知绝对算是日本步兵的典范。
甚至,主动走出工事的他已经命令麾下去准备清水,关内缺乏足够医药,但他可以给这批英勇作战过的同僚们些许帮助。
自我约束力很强的日军少尉也是自我代入感太强了,压根没想过一种可能性,500大军烟消云散,土黄色或许还是土黄色,但土黄色之下的人却不一样了。
可惜,很自律的日军少尉已经放下了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不然的话,以他的头脑,或许会发现些许端倪。
正在狂奔的三十多个身影眼见关口上的日军开始拉开关口的拒马工事,仿佛感应到来自同僚的关爱,也在三四十米外纷纷放缓脚步,再无先前那般惶急。
果然,人那,都是得将心比心的!
麻田少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