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烽火 从八百开始崛起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65章 军人的命和荣誉

从八百开始崛起 汉唐风月1 3656 2025-10-23 14:52:42

石头所指的位置,是青 “我全营死战之下,最少能灭4000日寇!”年轻的钱大柱梗着脖子。

“那你钱大柱还算保守了。”唐刀冷笑。“若我独立营豁出全营2200人的命,连同那些还能拉得响手榴弹炸药包的伤病员一起,最少能干掉6000日本人。”

站得争呢?

“咦,你个憨娃真挺会算账啊!我说憨娃,你订婚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我老秦家里还有个小妹,算算今年也刚满18,要不,咱俩家结个亲?咋样,妹夫?”秦五郎悄无声息地一脚踩在刚喷完血的竹内云山的胸口,脸上却是笑眯眯地问。

在弄死这个绝壁肥硕的战利品这个问题上,军士班长选择了跟自己步兵班里最小的一名士兵保持一致。

打不死,也要踩死他。

“我过完年才满16……”有些猝不及防的土豆显然还没做好娶媳妇的准备,有些羞涩,同时还很弱弱的报出自己年龄。

“不满16咋滴了嘛!老人都说,女大三抱金砖!”秦五郎咧开嘴笑了。“那就这样说定了,等妹夫你满18,就去我老秦家八抬大轿把我妹子娶回家,至于聘礼嘛!”

秦五郎眼睛滴溜溜转了一下,看着脚下犹如一条鲢鱼般还在微微扭动的日本陆军大佐阁下,脸上露出狡黠:“就用你娃收获的这个战功当聘礼如何?”

“大锅你耍赖,敢情是看上这个白胖子了。  大部分都姓庄,村里的20几户人家基本都是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房屋也不过20几栋,围着一口不大不小的池塘聚集在一起,村口有一颗生长两百年的大槐树,因为那里的地更为平整,所以也是村里人最常使用的稻场。

周围便是农田,小庄村的祖祖辈辈就靠着这些还算肥沃的农田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平常的日子。

直到突然有一天,战争就这样来临了,不断有逃难的人经过这里传来数百公里乃至数十公里外前线溃败的消息,平静的小村庄内才激起波澜。

村民们提心吊胆,但终究是将希望寄托于自己大军身上,毕竟这里是一国之都的周边,除了有几户选择离开向南边逃难,绝大部分村人都还是选择留在村子里,希望战争能结束或者大军将日本人挡住,他们的日子能一切一如平常。

但显然,他们的愿望破灭了。

一队穿着屎黄色军服端着机枪步枪的日军在这个清晨闯入了刚刚苏醒的小村庄,凶神恶煞的将所有人赶出家门,不管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襁褓中的孩童,全部在刺刀的威逼下聚集在村口平素用来晾晒稻谷的稻场上。

没人敢不听从他们的命令,村东头老六家的狗只??,竟然是堂堂国崎支队的大佐联队长。

战后,唐刀亲自宣布对土豆的奖励,个人发奖金100大洋,军衔由刚提的陆军上等兵提升为陆军下士。

成功以‘女大三,抱金砖’为由推销出自家小妹的秦五郎秦班长更是眼光不俗,整个步兵班荣获全独立营唯一一个步兵班级一等功不说,全班荣获奖励500大洋,另外他的军衔也由陆军中士提升为陆军上士。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收获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妹夫,不到16岁的士官,别说在独立营是头一份,就是放眼全军,恐怕也不多?辩解都没有,一枪就给崩了啊!

现在不过是暂时去掉职务而已,没听唐长官说嘛!暂领上等兵,指不定一两个月后就恢复军职了不是?

至于说那30鞭子,听着是挺可怕,但行刑的,不是自己兄弟嘛!警卫排的弟兄还能下死手不成?没看李九斤李大营长这会儿都不哼哼了?

是啊!可别是疼晕过去了吧!不知有多少士兵下意识的看向老兵油子,那可是行业标杆,挨鞭子也不例外。

老李这会儿却是站得笔直笔直的,见大家伙儿目光扫过来,连忙呲起牙咧着嘴!

戏,得有头有尾,咱不能坑兄弟。

马德,狗日的老李坑我,一见唐刀冷冰冰的一张脸,老黑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场中响起一片噼里啪啦令人瘆得慌的皮鞭抽打声,老黑和警卫排的士兵们心里贼几把苦涩,打轻了打重了,都不好交代,最多也就八成力道。

饶是如此,一帮尉官们不说被打得皮开肉绽吧!背后也是一片血迹斑斑,令人看了都触目惊心。

据说后来在徐州城,老兵油子被挨打的这帮尉官集体讹了?牲,可如果足够的小心谨慎就需要足够的时间。

独立营已经超乎完美的完成了战前所布置的任务,仅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彻底击溃河谷中的近2000日军,而后在天黑前一个多小时进入扫尾阶段。

可远在几公里之外,还有一支兵力高达2000余人的日军主力在虎视眈眈,如果他们有所异动,唐刀将会不得不被迫放弃最后的搜索率兵转移,甚至为此不得不放弃河谷内外大量缴获。

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术选择,其实已经不再由唐刀控制,而是将选择权交到了国崎怔的手上。

而远在数公里外的国崎怔早在1个小时前就感觉到了异常,山区再如何崎岖难行,竹内云山那厮已经走了快6个小时,就是爬也爬到了。

况且,就算是真的遇到什么问题,导致行军缓慢,而且野战电台信号也不好,他手下不还是有通信兵吗?两条腿跑不快,还不会骑马?

绝不至于数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彻底消失了一样。

国崎怔凭军人的直觉感觉到竹内云山的步兵联队一定是有了什么意外,最大的可能是和中国军队交上火了。

“该死的中国人,一定是企图调虎离山营救被围的这群中国人!”国崎怔在沉思片刻后却是很自信的做出在战后被评定为最愚蠢,几乎没有之一的判断。

?内讲着一个无比残忍却足以?或许也是最合理的判断。

因为,没人能相信2000余日军会被一支规模算不上有多大的中国军队击败并全歼。

号称大日本帝国的‘钢军’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重炮旅团,两个步兵大队的战力足以和中国一个步兵旅对抗而不落下风,而这片山区的中国人最多也只有3000人,尚有近千人被国崎怔死死围在青龙岭村的孤岭上。

所以,竹内云山所属最多也不过是被中国人用毁掉公路的方式拦住无法继续前行,并且借用大山信号盲区的缘故导致两军无法正常联络,最终造成错觉让他不得不调集兵力前去救援,从而使得被围的中国人能有机会脱逃。

这就是国崎怔最终判定的理由。

无可反驳的充分。

国崎怔的主力大军除了连续派出三支小分队充当联络部队向捞金坑一带接近,并没有多派出一兵一卒。

然后,国崎怔下达了全面总攻青龙岭村的军令。

天色已然渐暗,他虽然有2000余大军将青龙岭村前后左右包围了个严严实实,但山岭终究是山岭,周长近2000米,处于外围的日军包围圈则更大,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若是让中国人利用夜色潜下山岭并偷偷溜走,哪怕只是几个几十个,也让急于报复的国崎怔难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透过竹内云山所部遇阻,国崎怔感受到了其余中国人的‘焦急’。

敌之砒霜,吾之甘露!为避免夜长梦多,国崎怔也彻底失去了等待竹内云山部的耐性,再度炮击山岭二十分钟后,投入整整三个步兵中队由东、南、西三面发起了进攻。

后方,更是有三个步兵中队待命。

已经投入和即将投入作战的日军步兵达到千余人,说不上倾力出击,也算是使了大半力气。

也就是说,当捞金坑的河谷之战接近尾声的当口,青龙岭村那边却进入了白热化的决战时刻。

中日双方彻底交换了角色。

只不过,冷锋和佟易的两个精锐步兵连及一群辎重兵们的境遇却是比竹内云山部要好的多了。

虽是孤军困守,但早早做好准备的他们首先弹药充足,不说145师师部把自己几乎所有能拿得出的弹药武装到负责保卫运输物资的警卫连身上,冷锋的一连更是要什么唐刀给什么。

从67军和43军两位大佬那边弄过来的冲锋枪和驳壳枪足足有一半份额都被一连给带走了,光是冲锋枪多没用,子弹也足够充足,只要有力气背,有多少你背多少。

最夸张的一个上士班长,竟然一口气背了400发冲锋枪子弹外加8枚手榴弹。

用他的话说:这次就算要死,那死之前也要打个痛快,老子还从来没有这么奢侈过。

其实,他的真实意思各级长官们也明白,他这是替他的步兵班里的弟兄们准备的。拿枪的人死了,但枪只要没坏,就还有继任者,他是给继任者留足子弹。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这名个头仅1.6米显得有些瘦瘦小小的汉子,竟然背着超过15公斤的负重翻山越岭,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单兵负重的极限。

而像他这样选择的班长或是班副也不在少数,他们这些老兵可无比清楚一件事,防御战中如果弹药不足,就只能拿人命去填。

相对于被日军的枪弹打死,他们宁愿累死。

充足的弹药储备和大量连射型火力的配置,让决意攻山的日军品尝到了什么叫痛苦。

山炮、步兵炮对拥有石头寨墙和壕沟的中国士兵所造成的威胁比他们估计的还要更小,而中国人以逸待劳将他们放入100米区域再行射击的方式却是让他们饱受煎熬。

哪怕是不露头只用枪口对准下方大致区域的狂扫,往往就是好几人惨呼着摔入灌木和石缝中为代价。

说白了,在这样的作战模式下,后方架着的超过20挺重机枪看着打的挺热闹,其实压制力也有限,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精准射击,对于一直将头埋在壕沟下面的中国军人,更是蛋用没有。

想攻上山,除非是熬到中国人的弹药被消耗光,这不是伪命题,从逻辑上判断,中国人是决计没法长期维持这样的火力强度的。

可关键是,他们有多少人命可以陪着中国人玩消耗?日军前方的各级指挥官们痛苦的只想喊麻麻!

但又不能退兵,国崎怔越过步兵大队长直接向三个步兵中队长下令,在他没有发布撤退军令的情况下,撤退者军法从事。

不用亲眼看国崎怔阁下那张铁青的脸,几个日军大尉就知道,所谓军法从事,基本就是丢把刀让你剖腹。

随着竹内云山部遇阻,国崎怔阁下的耐心早已被消磨殆尽,此时的他,暴躁易怒,典型的更年期老男人。

三个方向的战场就这样陷入僵持,中国军人消耗着大量携带的子弹,日本人消耗着生命。

这一点,倒是和河谷之战颇有几分类似。

不过,河谷这边却是因为国崎怔‘自信’的选择,得以一直顺利的将搜索格毙日军残军的作战进行下去。

伏击、击溃战用时近两小时,搜索格杀作战也持续了几近相似的时间。

冬日西沉,伴随着最后一声枪响,河谷内除了士兵们老战友碰面互相问候的欢声笑语,就再无其余声响。

近2000人一起行动,将河谷和河谷两侧的山体搜了两遍,再无任何发现。

没有哀嚎声打扰独立营官兵们的欢畅,所有日军都成了死人!

一具具尸体被从草稞里石头背后抬出来丢在河谷的石滩上,庄师散带着一个步兵排的士兵们忙着统计人数。

日军很凄惨,军服还算完整的则被剥光,只有血里呼啦的尸体还能保持最后的尊严。

大多川军还穿着夏季军服,日军还算厚实的军服绝壁是御寒的好材料,尤其是那双牛皮靴,除了登山时不够灵活,但结实保暖,既不用怕灌木和尖锐的石头,穿上之后感觉浑身上下都暖烘烘的。

这一战不算其他,仅是军服,都能满足上千川军冬天御寒,光凭这一点,平时到晚上冻得鼻涕流的川军们就觉得值。

作者感言

汉唐风月1

汉唐风月1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