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烽火 从八百开始崛起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43章 不疯,会死!

从八百开始崛起 汉唐风月1 4660 2025-10-23 14:52:42

这个爆发于黄河北岸平原的战场,被记录于中日战争史上。

中方给这个战场的记录标题是:卫国战争中最快赴死的日军步兵联队!

不是他们死的有多快,而是,他们的行军速度真的属于一流。

从驻地到达泌河战场15公里,一个步兵联队3000余人,而且还是携带所有装备,竟然只用了2个小时,这还不包括中途休息的20分钟,那意味着他们完全是以每小时大约9公里的速度在前进。

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壁能让四行团汗颜,他们连续20天,平均每天前进的距离不过30公里,而人家14师团第2步兵联队,仅用两个小时就跑了二分之一。

啥叫精锐?这就是。

连石黑贞藏自己都为自己的麾下感到骄傲。

两个小时跑完15公里的部队不是没有,但像他麾下这样还能保持齐整的队列的,真的不会有多少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陆军大佐所有的好心情,是在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脸上的那一刻被破坏殆尽的。

他担忧的事情终于不用再担忧了。

宇都宫大尉率领的侦察队被发现了,在距离泌河北岸3公里的位置被发现。

只是,一共94人的侦察队被堆成了一个小堆堆。

都没有亲自去现场看,听着前方策马奔来的第一步兵大队少佐大队长汇报,石黑贞藏脑海里就已经浮现出那个画面。

九十余颗头颅被层层叠叠堆起,华夏古代的京观!

那也是对手不死不休的表示。

显然,不用再追问侦察队为何全军覆没的原因,中国人应该是在泌河对岸发现己方侦察队的踪迹后,调集重兵对其围杀,才造成如今之局面。

为何宇都宫的侦察队直到全员玉碎也没有向联队部发出电报,极有可能他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会如此惨痛,而等到他想发电报时,可能因为电台损坏或是通信兵死亡,已经失去了那个能力。

至于说为何中国人不惜距离泌河如此远构筑京观,根据日本陆军少佐对附近地形勘察,那里曾发生过激烈战斗,大量爆炸造成的焦黑随处可见。

那应该是侦察队努力撤离过,却依旧失败了,那里,就是他们逃离的最远距离。

“八嘎!命令第一第二两个大队,继续加快速度抵达泌河岸边,趁中国军队不备,立刻渡河,若有驻防中国军队,迅速将其击溃,联队所属炮兵各中队会对其进行火力支援,另外,通知下去,我部无需俘虏!”石黑贞藏脸色铁青的下达军令。

“另外,命令第1步兵大队辎重中队,收敛帝国勇士的遗骸,待我部击溃四行团,以他们的头颅垒砌更高更大的京观之时,再进行祭奠!”

第2步兵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原本还是以小跑前进,收到后方联队部军令之后,再度提速。

两个步兵大队,在连绵不断的战斗中虽有战损,但依旧各自保持着900人的兵力,1800余人的队列,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犹如一条土黄色的长龙,在长满齐大腿深野草的荒原上,蠕动着前行。

沉重的牛皮鞋踏在唯一那条通往泌河岸边的土路上,步声如雷!

彻底踏碎了中原大地荒原上原本还有几分静谧的黎明!

因为石黑贞藏的这道在清晨七时许下达的军令。

日本陆军战史上给予此战的记录标题是:陆军战史上最愚蠢的军令,没有之一!

是的,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两个步兵大队在那条唯一的土路上以一字长蛇阵队列大步前进,他们甚至都没派出任何侦察尖兵,哪怕是对土路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草地都没有进行像样的搜查。

那里,别说可以藏人了,就是藏一群野牛,也不容易看到,更何况是在这样的天色下。

清晨七时,天也不过是刚蒙蒙亮,加上冬天清晨的薄雾,能见度也不过就五六十米,绝称不上视线有多好。

可日军,偏偏就忽略了这些,顺着这条唯一的土路,悍勇的朝静静的泌河边杀奔而去。

说实话,这倒不是3000余日?多势众。

但大日本帝国陆军的骄傲,迫使他只能用冷兵器来展示。

“不知名的大尉阁下,我劝你放下刀,坐下来和我们好好谈谈,否则,你会被羞辱的很难看。”不远处,一个声音传来。

宇都宫循声望去,那是一个坐在田埂上,脸上同样画得乱七八糟的年轻军人看着这边。

宇都宫的眼睛猛然红了。

他的身前,有两个浑身鲜血淋漓的帝国同僚,他们在拼命挣扎,但他们的头却被两个中国军人狠狠踩在脚下,就像两条即将断气的鱼。

“混蛋,放开他们,他们是军人,根据国际公约,你们不能虐待战俘!”宇都宫怒吼。

“国际公约?战俘?”年轻军人眉头轻轻一挑,笑了。

伸手摸摸下巴,仿佛自言自语,“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会有日本人跟我谈国际公约,遇到这样的一个不要脸的,我该怎么办呢?”

“那好办!既然已经决定不要脸了,那连命一起不用要了吧!”一脚踩着日军伤兵头颅的沈老六瓮声瓮气的说道。

而后,脚微微丮有点头脑的中国指挥官,都不会这么做。

可惜,他遇到的是四行团!

其最高指挥官唐刀,用土肥原贤二所说的,最喜欢的战术就是奇袭,对手认为的不可能,在他这里就是最好的理由。

而四行团,也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他们这一次,可是运送了整整两个步兵团装备,别说有高达数十挺重机枪,一百多挺轻机枪,甚至连150口径重迫击炮都有6门。

那玩意儿,除了射程只有3300米稍微近了一点,威力可一点都不比105榴弹炮要小。

另外,尚有82毫米迫击炮超过20门,缴获自日军的步兵炮7门,四一式75山炮4门。

而第2步兵联队呢?

每个步兵大队不过装备了两门步兵炮,联队部还有个步兵炮小队4门,合计10门步兵炮,加上联队部直辖的速射炮中队装备有6门37毫米速射炮,山炮中队装备有4门75毫米四一式山炮。

总共达20门的火炮,对付普通中国军队,第2步兵联队的重火力能超过一个步兵师。

可在如今的四行团面前,这20门火炮,恐怕只能被吊打,这也是唐刀敢玩这种出其不意战术的底气之一。

当然了,相对于重火力的优势,唐刀之所以敢下定决心的最大原因,恐怕还得是已经列装全团的捷克式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以及驳壳枪。

那是唐刀在小镇上阅兵的时候都没拿出来的秘密,除了有限的几名将领,谁都不知道,整个四行团已经将可连续射击的连续性火器,列装到了上等兵一级。

是的,除了那500新兵和学子连,各营连早在20余天前和20师团的对峙中就全部换装,连炊事兵都提上了驳壳枪。

四行团如今瞬间爆发出的单兵连续火力,最保守的估计,是曾经的三倍。别说远超中国军队,就是装备着三八式步枪的日军,也是望尘莫及。

所以,当日军第一步兵大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宽阔的泌河河面正开始减缓速度、打算派尖兵前去侦察,主力部队准备过河事宜之时。

“嘭!”

枪声,响了!

那是位于荒原中的信号枪。

二丫,对天扣动扳机,红色的信号弹在高空中爆发出灿烂的红光,犹如一道划破阴霾的流星,在日军仰头猛然收缩的瞳孔中留下灿烂的剪影。

随之而来的是爆豆般的枪声。

猝不及防之下的日军犹如割草般倒下。

“敌袭!”日军军官撕心裂肺的惨吼很快就被汹涌的金属弹流给湮没。

……

子弹就来自日军粗粗检查便没有在意的土路两侧草丛中,唐刀拿出了手上所有的七个步兵连包括彭冲的警卫连以及500新兵中的300人。

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在土路上的一字长蛇阵长达近1500米,土路两侧犬牙交错的六个步兵连和300新兵的攻击线正好将这1500米的路段包括其中。

最近距离土路的战壕只有30米的距离,稍远的,也不过40米,几乎就是短兵相接的距离。

因为距离太近,而且唐刀采用的是从公路两侧伏击,哪怕是公路地势高于两侧的草丛,四行团的军人们也花费了整夜的时间挖掘了近90公分的战壕,唐刀依旧命令各连采用交错式排兵的方式。

也就是各班排绝不允许正面相对,得错开一定距离,公路两侧的所有火力,就像是犬牙交错般的将整条土路牢牢钳住。

火力分配到没问题,关键是这种利用草丛而且几乎就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埋伏的大胆至极的战术,别说日军没有想到,就连主张主动出击的雷雄都被惊得差点儿没惊掉了下巴颏。

只要日军细心一点,对草丛展开搜查,别看利用晚间的时间士兵挖掘了大半人深的战壕,并用辎重连随后送来的草席覆盖其上然后铺上枯草做够了伪装,被发现也是必然的。

到那时,日军以各类火炮对平原上的草丛进行轰击,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夜晚抵达泌河北岸的唐刀在考察完地形后,却独断专行的采用了这一战术。

这是唐刀从曾经时空中386旅陈旅长近乎奇迹的‘神头岭’一战中得到的灵感,既然已经决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就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神头岭一战,386旅的伏击地点,距离日军行进公路最近处竟然才十几米,而日军却没有丝毫发觉,最终是386旅以200多人的战损全歼日军一千五百余人的辎重队。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伏击日军辎重队的主力可不是386旅的主力772团和771团,而是补充团。

说是补充团,其实就是预备役,这个时期的386旅正规军单兵子弹都不过人手一杆汉阳造和10颗子弹,更别说预备役了,根据当时的战史记载,386旅补充团平均三人一杆枪,每枪配发5发子弹,但人手一杆红缨枪。

而歼灭这一千余日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伏击地点选择的极近,补充团全体官兵将子弹射光之后,全体提着红缨枪就开始了白刃战。

日军长达1.7米的三八大盖原本对上短了10公分的汉阳造是占优势的,可偏偏386旅补充团根本没多少步枪,长达2米有余的红缨枪,是他们手上最趁手的武器。

面对比自己步枪长了几十厘米的日本辎重兵懵了,386旅也得以赢了这神奇的一仗。

反观四行团这边,日军第2步兵联队无论装备还是战斗意志都不是辎重兵所能比拟的,但四行团的装备和386旅补充团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所有装备半自动步枪的步兵,皆配发子弹120发,装备冲锋枪的步兵则配弹160发,装备驳壳枪的也配弹160发,另外因为丢弃了其他辎重,平均每名步兵都携带了手榴弹6枚,有些气力足够的,更是带亨他的率领下,竟然是全军覆没,估计也算是师团进入中国战场以来最惨痛的失利吧!

年轻的中国军人望着距离自己仅有两三米的雪亮刀锋,嘴角弧起一丝浓浓的嘲弄。

一把大剑从侧面伸过来,速度算不上快,却偏偏正在宇都宫前进的路上,如果宇都宫继续向前,或许不等他的武士刀刺入那个中国人的心脏,他自己就先被大剑劈成两截了。

“嗨!”宇都宫爆出怒吼,一刀向大剑劈下。

看样子是想一刀将剑脊远厚于他手中武士刀的大剑劈断的意思,但刀至中途,却是手腕微微一抖,斜着劈出,向持有大剑的更年轻中国军人的身上劈去。

他先前所有的示弱,终于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宇都宫不是正统武士,但他在士官学校可是校内剑道社的副社长,一手刀术在整个士官学校也能列入前三,这个简历却并不被人所知,生性骄傲的宇都宫却也没和几人说起过自己这段还算得上辉煌的履历。

那是因为他一直牢记他那位刀术教官的名言:每个人都得有屄两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小队配备两挺轻机枪,一个中队也不过6挺,两个步兵大队最多也才48挺和四行团还有些接近的话,那两个步兵大队配备的两个重机枪中队则只拥有24挺92式重机枪,可就彻底被48挺马克沁吊打了。

光是重火力吊打日军,唐刀觉得还不足够。

四行团所选伏击位置,最远距离土路不过40米,为的是什么,是方便投弹。

近千步兵,平均每人身上六七枚手榴弹,就是数千枚,另外300奉命参战的新兵可不仅仅只是来感受战场气氛的。

同样在战壕里的新兵们被命令,除非遇紧急情况,否则不得开枪,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携带的所有手榴弹,给投出去。

无需投掷的准确,只覜?乾坤、一片坦途之下,联队主力竟然被中国人包围了,这是怎么个情况?

如果不是就发生在眼前,哪怕有人将刀架日本炮兵大尉脖子上,他也会说这是个笑话。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远方千米外浓烈的硝烟冲天数十米,枪声能传如此远不可怕,可怕的是经过如此长的距离枪声都能让耳膜发疼,那不知道是有多少杆枪支在开火,反正松本右门不会认为那是两个步兵大队就能造就的。

不是他们,那只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很懦弱,但那是他们睡着了,若帝国不趁着他们睡着了的机会占领其全境,帝国将再无任何机会!那帮愚蠢的官僚们竟然说帝国还没完全准备好,这是我听到过的最愚蠢至极的观点!’这句话是松本右门大尉在炮兵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发表的观点。

松本右门大尉很信任自己那位担任过炮兵联队长的老师,他不仅对战事无比精通,更对东方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有睿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看向前方,浓烈的硝烟甚至都冲破了黎明前的薄雾闯入他的视野。

“中国人疯了吗?”脸色瞬间苍白如纸的日本陆军大佐目瞪口呆。

是的,中国人必须疯。

面对近乎降维打击的日军,中国人若是不成为疯子,就会成为死人。

两者,只能二选一。

成大奎就是这么想的。

“炸死你,炸死你个狗日的。”成大奎正在向40米外的土路上投掷手榴弹。

一边投,一边疯狂的怒吼。

遥看着自己投出的手榴弹在土路上绽开一朵黑灰色的弹花,成大奎的眼里浮现出点点泪光。

两月前,他还不过是个中国农村最普通的农民,平日里在农田里劳作,然后归家,长相普通却温柔的妻子端来已经放凉的开水畅快淋漓的喝一气,逗逗已经长了几颗牙开始牙牙学语的儿子,一天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成大奎曾经以为自己这一生都会这么安安稳稳的过,等到把儿子养大,他再结婚生了娃,自己和妻子就给他带孩子,最后像自己爹一样,平静的闭眼蹬腿去天上。

然而,战争开始了,日本人来了。

成大奎所拥有的一切,所有的想象,在那天,戛然而止!

他疯了,就像今天一样。

日军反击的子弹就在他身边嗖嗖作响,耳鬓间似乎都能感受到弹头灼热的温度,可他毫不畏惧,远比平日训练还要标准的投出手里的手榴弹。

血债,唯有血来偿还!

这是支撑他还继续活着的唯一信念!

四行团,给了他机会。

作者感言

汉唐风月1

汉唐风月1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