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烽火 从八百开始崛起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64章 中日两军的区别

从八百开始崛起 汉唐风月1 1547 2025-10-23 14:52:42

战场不是足球比赛!

比赛打得不好,换不了队员可以换主教练。

换好了就是换人如换刀,效果立竿见影,换不好往深渊里滑落的更快。

但战场临阵换将可是大忌,更何况日军这边是出于需要人背锅的目的临阵换将,初衷都有问题,对眼前的战场当然起不到任何利好作用。

得知自己联队长失去指挥权,前线日军各级指挥官自然是惊怒交加。

不说日常站队问题,人类这种生物你可以说他是冰冷的别力有多密集,枪法有多准,而是日军已经摸清楚了他们的虚实。

再下一波进攻,他们可就更有针对性和更多的重机枪掩护了。

如果兵力充足的时候,他们大可以凭借人多的优势,用步枪和手榴弹将山坡下的日军死死挡在数十米外。

可现在,他们总共只有36个人,唯一的一挺轻机枪,还是营长走的时候叹了一口气留下的,在日军第一波进攻中他们没敢动用,那已经算是他们最后的杀手锏了。

“排长,我怕!”一个满脸皆是乌黑的小兵看着远方再度蠢蠢欲动的‘屎黄色’,不由自主地战栗。

“个龟儿子,怕个锤锤,袍哥弟兄,不拉稀摆带!”个头同样不高瘦瘦弱弱的少尉排长却有一副大嗓门,听到怕这个字眼,立刻怒骂。

只是,转头一看少年兵瘦弱到快皮包骨头,连最小号军服在他身上都显得极大的模样,心却是有些软了。

那是整个步兵团年龄最小的兵地瓜,因为家里穷,还有五个弟妹要养活,刚过十五,就瞒着家里报名参了军。

结果参军没一个月,七七事变就爆发了,145师因为师长主动请战,成为第一批出川的军队。

少尉很清楚的记得,送他们出征的那天,地瓜那对身形比他还要更瘦弱从未出过大山的父母,硬是带着他五个弟妹,在山里走了两天,只为了给地瓜送五个红薯。

听说,那是他们一家人两天的口粮。

抱着五个红薯的地瓜哭的很伤心,站在队伍旁的父母更是嚎啕大哭,惹得背上和怀里的两个娃娃也哭得是一脸鼻涕。

少尉知道他们哭什么,父母哭自己没能耐,导致自己都还没成年的娃儿就要上战场,地瓜哭自己或许这一生就再也见不到父母弟妹,他毕竟才15岁,还没经历过什么是生离死别。

最后还是路过的师长看见,让勤务兵拿了五块银洋送给这一家人,地瓜抱着这五个红薯,跟着大军从山城坐船到了夷陵,而后,再一路走到了江夏走刘马却是颇为不识趣,压根没有什么急刹车那一说,遇见路障就是纵身一跃而过,飚马飚的倒是贼快,就是没让唐刀体会一把传说中那啥压背的感觉。

看来,还是这段时间伙食太好的缘故。唐某人决定回去就给骑兵排的马儿们大豆减半,多吃草料。

马儿……

当然了,虽然没享受到那啥,但唐刀的心情还是很不错。

因为他知道即将归建第十集团军的128师不会参加即将进入地狱的金陵会战,第十集团军奉令驻守江浙防线,距离此处战场有着数百公里的距离,而真正属于这位打仗勇猛的陆军中将的灾难还要等上12年,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化解。

所以,唐刀的道别很干脆利落。

“哈哈!唐营长,我专门等你来,可不是为了等你一句再见的,你小子可欠我一顿饭。”顾中将看着跳下马立正行礼的唐刀放声大笑。

“那是?”唐刀被这位很突兀的这么一说,微微一愣。

貌似,他可是请这位喝过酒也吃过肉还送过几挺重机枪,怎么都要走了,还来倒打一耙呢!

湘省人,都这么蛮的吗?

扫一眼一旁站着前来送行的几位中将,个个脸色深?都在不由自主的颤栗着。

“瓜娃子,怕,有个啷个用嘞!”少尉微叹一口气,轻轻揉了揉地瓜的小脑袋。“日本人,不会因为怕就不会杀我们,相反,我们越怕,他们杀得越开心。你说是不是?”

“还记得土根不,他是不是跪在那里哭,求日本人不要杀他?”

少尉说的是泗安之战时,他们步兵连的一个阵地被日军攻克,他们排一名来不及逃走的士兵被日军从战壕里找到。

土根想活命,他高举双手,跪在地上不断哭泣哀求着,但那些伪满洲靖安旅的二鬼子不光不为所动,甚至还特别高兴,他们不断拿脚踢他,听他凄惨的哭声和嚎叫声。

直到最后,土根开始骂他们,他们就用上了枪托和刺刀,在几百米外重新布置阵地的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川军们面前,将他活活打死。

这,也是这个川军排宁愿违抗军令也要固守阵地的原因之一吧!

“听我的,如果我们挡不住那帮二鬼子,你就用这个,等他们围上来,一拉弦就行了。很快的,一点都不疼。”少尉将两枚手榴弹塞进小兵怀里,柔声道。

“嗯!”小兵点头。

已经旋开后盖的手榴弹和那颗已经皱巴巴的红薯,都贴在小兵瘦弱的胸膛上。

川军排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然后,神兵天降!

作者感言

汉唐风月1

汉唐风月1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