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 太平客栈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商税

太平客栈 莫问江湖 2750 2024-11-01 14:47:10

这码头上多是货船,却也有几艘客船。李玄都和秦素等人登上一艘客船,北上而行。

四海之中,北海因为位置的缘故,天气寒冷,先天不如东海,也不如南海。可东海、南海之上常有海贼,甚至是宗门的船队,反倒是这北海的海面上颇为太平,来往船只的数量不逊于东海、南海。

李玄都对于船是不陌生的,清微宗就是靠着船队起家的,不过清微宗被称作仗剑行商,商船上配备火炮,遇到不遵守清微宗规矩的船只,直接击沉,或是将其货物全部没收,就像手持利剑四处行商,可以说是十分形象生动了。反观辽东这边,秦清倒是持开放的态度,除了禁绝海盗之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规矩。

从这一点上来说,秦清的确是有大韬略之人。当年司徒玄策也曾想过改组清微宗,改变这种传承了数百年的仗剑行商,可结果是司徒玄策身死,而李道虚也不再管理宗门事务,将这些事情都交到了李元婴的手中,导致清微宗还维持着这种现状。

李玄都少年时,满腔热血,也曾想过改变清微宗,可那时候只是空有热血而已,办法、规划、想法是半点也无,自然只是一个笑话。等到李玄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道路之后,他已经不在清微宗了。

不过李玄都也不在意这些。事情有轻重缓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清微宗都属于“缓”和“轻”的范畴之内,还不到迫切解决的时候。

在这一路上,李玄都除了陪秦素欣赏海景之外,也与船上的乘客、船老大有过交谈,这些乘船北上之人多是客商,于是让李玄都对辽东的商税有了个大概了解。

然后他大概算了笔账。

走过江湖的人对于路程长短都有个大概认知,从金陵府到帝京城,最短水路三千五百里,要过十二个钞关,交费三百五十文左右,平均每里路一文钱。大魏米价最低时,九十文能买一石,平均每斤米卖十文左右。这个价格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算便宜。

不过钞关也不是问谁都要钱,有三不收:官员的船不收,宦官的船不收,进士和举人的船不收。由此衍生出许多逃费的手段,有的在船头竖起牌子,一面写“提刑按察司衙门”,另一面写“承宣布政司衙门”,冒充官船;有的请进士或者举人坐在船上当护身符,过钞关的时候,人家要钱,就让护身符出面对付,冒充官船风险太大,请进士或举人做护身符却百试百灵,话本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位秀才同时给两艘民船护航,得银五两,进士和举人比秀才有身份多了,他们更有资格帮人免交过路费,拿的报酬自然更高。

通过慕容画和玄真大长公主,李玄都已经得知了去年朝廷的岁收,总共三千六百万两左右。

其中派剩麦米折银,丝绵、税丝、农桑绢折银,绵布、苎布折银,府部等衙门禄俸米折银加起来占了一成左右;马草折银占了一成左右;草场草折银、各马房仓麦豆草折银,户口盐钞折银,共占一成左右;各州府改解银占两成左右;各盐运司并各提举司余盐、盐课、盐税等银占了三成左右。

接下来便是各大钞关,加起来也占了一成左右。然后是赃罚银占了半成,商税、鱼课、富户、历日、民壮、弓兵,并屯折、改折、月粮等项银,约共半成左右。

总的来说,农税、盐税占了大头,商税包括钞关在内,只占了一成稍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魏在开国初期,商贸被金帐南下破坏严重,所以太祖皇帝为了恢复商业,宣布对大部分商业免税。

帝谕户部曰:“曩者奸臣聚敛,税及纤悉,朕甚耻焉。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一直到武德年间才重新征收商税。征收的商税也很轻,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商税是三十税一,农税也是三十税一,可两者无论如何也不能相提并论。

商税本身就已经很少,因为商人流动,所以大头收入都在钞关等杂税之中,可偏偏钞关有三不收的说法。如此一来,就导致了普通人经商,不堪重负,而士绅经商,几乎等同于不纳税。任凭多少丝绸、茶叶、瓷器的贸易往来,朝廷是半分钱也拿不到。朝廷无钱,只能将重担全部压在农税上面,最终百姓不堪重负,把土地卖给士绅沦为佃户,士绅的土地也不纳税,朝廷只能继续压迫那些还未卖身为佃户的普通百姓,如此不断循环,终成死局。

辽东明显在有意避开这个死局,辽东的商税要比朝廷的商税重上许多,十五税一,只针对一定规模的商户,而小商小贩则仍旧维持了原来的三十税一。

除此之外,秦清整合所有辽东世家,一起经商,此事由秦家牵头,可实际上是以总督府的名义行商,同时赵政的总督府也将部分税收投入其中,成为东家,待到买卖盈利之后,再行分红。如此一来,辽东上下都牵扯其中,自然齐心协力。结果等同是绕过了商税,不再是士绅做买卖朝廷收税,而是朝廷亲自做起了买卖,商税的多少倒是不再那么紧要了。

因为此等缘故,对于官吏的要求就变得极高,最起码饱读圣贤书的儒门弟子多半无法胜任,需要部分专业商人,这也是秦家拉着诸多世家亲自下场的原因之一。而这又导致公私不分,很难分出世家和衙门的界限在哪,如今只是三州之地,有秦清和赵政两人把持,尚能勉强不出差错,若是将其推行至整个天下,未必就能不出纰漏。

可是话说回来,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改变了。在没有掣肘的情况下,辽东几乎是比照着大魏朝廷的各种问题,将众多“窟窿”一一补上,在继承大魏体制的基础上,面貌焕然一新,也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新政了。

不管怎么说,李玄都还是十分佩服秦清和赵政两人,能让辽东在十年不到的时间中成为帝京的“心腹大患”,的确有过人之处。

如果说玄真大长公主离开帝京走了一圈之后,对于大魏朝廷灰心失望到了极点,那么李玄都来到辽东走了几处之后,对于辽东则是充满了信心。

辽东开了一个好头。

客船走了两天的时间,靠岸后,李玄都和秦素已经离开了幽州境内,进入了辽州境内,这里更加远离关内而靠近金帐。如果说幽州是辽东三州的商贸重心所在,那么辽州就是辽东三州的军事重心所在。在绝大多数时候,这里驻扎着半数以上的辽东铁骑,用以防备金帐王庭的大军。不过随着金帐内战加剧,总督府已经开始调兵南下,如今辽州只剩下五万左右的边军。

在辽州境内,赵政大力推行军屯,故而在辽州大地上,可见一个又一个的屯堡,还有大批开荒的普通百姓。这些屯田不仅可以供应辽东大军的需用,还能反哺人口稠密的幽州。

李玄都和秦素重新变为御风而行,脚下大地,虽然人烟稀少,但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连接成片,望不到边际,十分喜人。

不过更多的还是未曾开垦的荒地和各种深山老林。时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猎人进入山林狩猎,或是撑着小船出海撒网捕鱼。

这便是除了种田和放牧之外的渔猎了。

李玄都道:“平心而论,辽东除了气候寒冷之外,也不失为一方沃土。只要经营有道,也能安居乐业。看来我当初让太平钱庄借款,是借对了。”

“这是自然。”秦素轻声道,“辽东苦寒,地广人稀,多是深山老林,所以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和银钱,幸好如今关内流民众多,将其迁入辽东后,大大增加了辽东的人口,而你让太平钱庄借款,也着实帮了不少忙。”

到了此时,秦素已经多少察觉出了李玄都的心思,只是不曾点破,而且主动带路。她在心底还是相信爹爹的,秦家在辽东生活了数百年,总不会让家乡人千百年后还要戳自家的脊梁骨。

如今看来,李玄都无疑是满意的,皱眉的时候不多,而且很快就舒展开来,大多数时候,李玄都都是面带笑意,而且是那种不加以掩饰且发自内心的淡淡笑意。

李玄都降下身形,来到一处麦田旁边,蹲下来伸手摸了摸麦苗的叶子,又抓了一把泥土,在手中轻轻揉捏,最后还送到鼻下闻了闻。

李玄都跌落境界的时候,也曾种田,所以对于农事并非一窍不通。

相较于李玄都,秦大小姐可就是完全不懂了,只是站在一旁。

李玄都随手抛掉手中的泥土,站起身来,赞叹道:“好,真好。”

秦素笑问道:“好在哪里?”

李玄都道:“我所想的天下太平,大约就是如此模样了,所以说好。”

说话的同时,李玄都极目望去,视线尽头是连绵群山,山上的茂密森林仿佛一条起起伏伏的青黑色曲线。

这条线似乎给李玄都所言的“天下”划定了一个界限。

作者感言

莫问江湖

莫问江湖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