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带着系统来大唐

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0485章 尚书卖货得钱丰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1818 2022-09-07 11:14:27

“炒栗子,糖炒栗子,香喷喷的糖炒栗子。”

在大家吃早饭的时候,一群少年跑到了东市,架上一口大铁锅,烧焦碳。

栗子和石头子扔进去,拿铁锹哗啦哗啦翻炒。

炒到差不多的时候,淋上糖水,很快焦糖的味道飘散出来。

宋小东他们终于练会了糖炒栗子,今天第一次摆摊。

他们需要携带的东西多,雇了一辆县城中的牛车,天不亮就慢悠悠往长安赶。

在大锅的旁边放有用草和树枝编的筐,由他们找人商量着给编。

谈好价钱,等着卖完回去才有钱给。

小筐用来装栗子,毛边纸包不住炒好的栗子,有水汽。

另外有一个竹筒,不称重量,拿竹筒装,按照竹筒算钱。

大唐人从来没吃过糖炒栗子,李易进行大量炒菜之前,唐朝人能炒的不多,最经典的是炒饭。

看有炒的,还‘油汪汪’的,再闻着焦糖的味道。

“怎么卖?”路过的人看到,馋了,想尝尝鲜。

“五钱一竹筒,看这竹筒,能装不少,我给你装带尖的。”宋小东拿起旁边的竹筒。

“五钱?看着竹筒……五钱买生栗子能买你这三个还多。”问价的人嫌贵。

“你尝一个,觉得好吃再买,我们还要割口子、炒、放糖,哪样都是钱。”

宋小东递过去一个栗子,他不着急。

因为李东主说了,三倍的价钱正合适。

问价的人接过,把皮剥掉,小口咬一下,露出满意的神色。

“给我装一筒,我这没有东西装,要不兜衣服上。”他掏出一张五钱的兑换券。

“不能放在衣服上,我们准备了小筐,买一筒送一个小筐。”

旁边的少年拿过一个草编的筐,筐比较小,正好能装一竹筒的栗子。

树枝编的大,能装两筒、三筒、五筒。

第一份卖出去,其他看的人心动。

不长时间,摊位前面便排起了队。

一锅卖光,其他的人想吃,只能等着,需要等三刻钟才行。

“我把钱先给你们,我一会儿回来拿。”有人不愿意等了,排在前面的给钱。

“好的,你去忙吧,我记住你长什么样了,你拿个小筐走。”

少年收了五钱兑换券,递给对方一个筐。

万一没记清楚,筐是个证明。

不少人开始给钱,少年们一一收了。

“你们不怕别人买了栗子,倒出去,再拿着筐回来?”

有闲着无聊的人站在那等,顺便聊天。

宋小东笑笑:“我们相信不会有那样的人,即便有,装过栗子的筐上会蹭栗子上的东西,能看出来。”

之前买的人看一看筐里面的情况,果然蹭上了栗子外面的水和黑色的东西。

在称赞一句少年们聪明的时候,又打听:“你们怎想到的用大锅炒?以前都是煮。”

“李东主教我们的,我们练了好几天才练会。”宋小东身边的少年大声说。

“哦~~”围观的人发出整齐的动静。

“无怪乎这么好吃,原来是李东主所教。”

“看样子还得等一锅,你们下次带两口锅,人这么多,轮换着来。”

“快点呀,什么时候能好?我要尝尝李东主教的方法做出来的栗子。”

众人就李东主的话题说起来,放心了。

少年们一锅接一锅,午饭没吃,原本打算吃栗子。

现在看栗子卖这么好,再炒两锅就没了,舍不得吃。

买东西吃,还是不想花钱,忍一忍,有人跑去用竹筒装压力井的井水,灌个水饱。

正如他们盘算的,两锅之后,没了。

他们在那里用水给石头子降温,等着凉了放锅里抬车上去。

相互看着傻笑,成功了,赚钱了。

比上山摘了栗子直接卖要好卖,赚的钱是那么卖的一倍还多。

“今天回去要多找人采栗子,再管关大哥借一口大锅,还是按照李东主说的算,一百天后给一倍钱。”

宋小东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其他少年说出他的打算。

众少年使劲点头,咧嘴笑,有人笑一会儿,开始用那蹭黑的手的手背抹眼睛。

也不知是哪个忍不住,哇一声哭出来,大家便跟着一起哭。

“走了走了,不哭了,回去吃饭。”宋小东擦擦眼睛,招呼人装东西,去洗手。

又买了些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米,回去煮饭,然后就去醉仙居喝免费的汤、吃免费的咸菜。

第二天他们雇了两辆马车,牛车太慢了,除非是使劲赶,牛跑疯了不比马慢。

这次拉的栗子多,少年们搬两口大锅,带上了饭。

从宫里出来采买的人发现了,直接包了一锅刚炒好的栗子,用一个个大筐装着回去。

本是要分给后宫吃的,却不忘了送到政事堂一筐,装五筒的那种。

“栗子的皮好剥,还没什么水,吃起来甜。”张说剥一个吃了评价。

送东西过来的小黄门笑着回:“李易给蓝田县一群家中生活不怎么好的少年出的主意。”

“又是他?呵呵!”卢怀慎手上拿个栗子,笑着边剥边说。

“要教就都教,只教一些人,其他人看了着急,栗子又不是只有蓝田县才有。”

姚崇想了想,终于找出来一个能够批评李易的切入点。

张说又剥一个:“隆择去了李家庄子之后,从李易那里购买了很多红蓝铅笔,四处卖。”

他说毕构,毕构卖光了一百份的儿童万花尺之后,工匠联盟给学去。

他们能仿制出万花尺,却造不出红蓝铅笔。

毕构就派家人从李家庄子批发,再回城中分批出去,都是笔芯。

拿着笔芯用纸缠,缠好了就是笔。

很多小孩子有了新玩具,也不乱跑了,在家中呆着找张报纸画。

有的用万花尺画完,自己还能添几笔,画成别的东西。

“他怎么想起来赚钱了?”卢怀慎不是很清楚。

张说知道:“他说他一个户部尚书都不会赚钱,怎么为朝廷管好账?”

“应该收他的商税,堂堂尚书,还赚这点钱。”

姚崇想到了商税的事情,从毕构开始收就不错。

“一天他家的人听说能赚一缗,可不是小钱。”张说摇头,扔嘴里半个栗子。

这下卢怀慎和姚崇吃惊了,倒腾一下,一天一千钱?

照此卖下去,卖一年,比他们的俸禄还高。

也不用毕构亲自去作,他家的下人取一下、卖一下,完事。

张说咽下栗子:“我要去问问陛下,李易那里还有没有差不多买卖,我家也需要钱。”

作者感言

农家一锅出

农家一锅出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